无情最是江头柳。长条折尽还依旧。木叶下平湖。
雁来书有无。雁无书尚可。妙语凭谁和。
风雨断肠时。小山生桂枝。
无情最是江头柳。长条折尽还依旧。木叶下平湖。
雁来书有无。雁无书尚可。妙语凭谁和。
风雨断肠时。小山生桂枝。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菩萨蛮·其三》中的一句,描绘了江边柳树的无情与诗人对弟弟离去的思念之情。"无情最是江头柳",以江边的柳树起笔,看似无情,实则寓言了离别之苦,因为柳树常被用来象征离别和挽留。"长条折尽还依旧",表达了即使折断柳枝,春天来临它依然茂盛,寓意着离别后的孤独与时间的无情。
接下来的"木叶下平湖,雁来书有无",通过落叶和鸿雁传递书信的情景,进一步寄托了诗人对弟弟的牵挂和期待消息的迫切心情。"雁无书尚可",暗示了没有收到弟弟的消息,但诗人仍抱有一丝希望。
"妙语凭谁和",则是词人感叹无人能理解或回应他此刻的心境,表达了深深的孤寂。最后两句"风雨断肠时,小山生桂枝",在风雨交加的时刻,诗人想象着故乡的小山生出桂枝,寓意着对弟弟的祝愿和对团聚的期盼,同时也借桂枝的坚韧象征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抒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亲人的深深挂念。
樵斧碧山侣,心希王道修。
士如默以处,彼得笑而尤。
齿龋奚妨粲,舌藏宁不羞。
行歌无降志,寝厝有深谋。
讵让江湖客,独怀廊庙忧。
蝉寒信何谓,荛献可同不。
束未曾因湿,负常戒反裘。
莞然定谁氏,或是买臣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