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律吾将问,心期孰与亲。
明朝当异县,永夜更怀人。
尚友逢三益,明农识大臣。
可无相问讯,勿道鬓毛新。
诗律吾将问,心期孰与亲。
明朝当异县,永夜更怀人。
尚友逢三益,明农识大臣。
可无相问讯,勿道鬓毛新。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所作的《送翁诚之尉慈溪(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翁诚之即将赴任慈溪的离别之情,以及对他的期许和友情的深厚。首句“诗律吾将问”表明诗人将以诗歌的韵律为话题,探讨文学艺术,显示出他们之间的共同兴趣。接着,“心期孰与亲”强调了友情的亲密程度,暗示了深厚的知己关系。
“明朝当异县”预示着朋友即将离开,去往异地任职,这使得夜晚显得更加漫长,诗人“永夜更怀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诗人希望翁诚之能结交有益的朋友,如同古代圣贤所说的“三益”(益友、良师、诤友),同时也能在地方治理中遇到明理的大臣,以助于政务的顺利进行。
最后两句“可无相问讯,勿道鬓毛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希望他能在新的环境中一切安好,不必提及自己年华老去,流露出真挚的关怀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体现了友情的深厚和对友人的良好祝愿。
严风凋角弓,钲鼓鸣不止。
弟兄但隔谷,咫尺异生死。
丈夫报国甘苦辛,此时顾恩宁顾身。
讵知兄弟左右手,临难方为行路人。
升高聊一望,力尽心未已。
仰天呼兄兄不来,壮发冲冠直如指。
生为同气亲,死作异乡尘。
自矜雄豪重仁义,谁保艰难不相弃。
岂不见南山桂树同根生,百年雨露同枯荣。
又不见桓山之鸟同巢哺,欲去回翔不能征。
人生有情乃若此,天地惨寂终难平。
呜呼宾客满堂歌伐木,且请停杯歌隔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