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风凋角弓,钲鼓鸣不止。
弟兄但隔谷,咫尺异生死。
丈夫报国甘苦辛,此时顾恩宁顾身。
讵知兄弟左右手,临难方为行路人。
升高聊一望,力尽心未已。
仰天呼兄兄不来,壮发冲冠直如指。
生为同气亲,死作异乡尘。
自矜雄豪重仁义,谁保艰难不相弃。
岂不见南山桂树同根生,百年雨露同枯荣。
又不见桓山之鸟同巢哺,欲去回翔不能征。
人生有情乃若此,天地惨寂终难平。
呜呼宾客满堂歌伐木,且请停杯歌隔谷。
严风凋角弓,钲鼓鸣不止。
弟兄但隔谷,咫尺异生死。
丈夫报国甘苦辛,此时顾恩宁顾身。
讵知兄弟左右手,临难方为行路人。
升高聊一望,力尽心未已。
仰天呼兄兄不来,壮发冲冠直如指。
生为同气亲,死作异乡尘。
自矜雄豪重仁义,谁保艰难不相弃。
岂不见南山桂树同根生,百年雨露同枯荣。
又不见桓山之鸟同巢哺,欲去回翔不能征。
人生有情乃若此,天地惨寂终难平。
呜呼宾客满堂歌伐木,且请停杯歌隔谷。
这首诗名为《隔谷歌》,是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诗中描绘了兄弟间生死相隔的悲痛场景,表达了对亲情与友情的深刻思考。
开篇“严风凋角弓,钲鼓鸣不止”,以自然景象和战争氛围起笔,营造出一种紧张肃穆的氛围。接着,“弟兄但隔谷,咫尺异生死”点明主题,兄弟虽仅一谷之隔,却生死相异,揭示了命运的无常与残酷。
“丈夫报国甘苦辛,此时顾恩宁顾身”一句,展现了诗人对于忠诚与牺牲的赞美,强调在国家大义面前,个人情感应被置于次要地位。接下来,“讵知兄弟左右手,临难方为行路人”则通过对比,表达了在危难时刻,兄弟间却如同陌路人的无奈与悲哀。
“升高聊一望,力尽心未已”表现了主人公在绝望中仍怀有一丝希望,试图通过眺望远方来寻求安慰。而“仰天呼兄兄不来,壮发冲冠直如指”则直接抒发了对兄弟无法相见的哀伤之情,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生为同气亲,死作异乡尘”将生前的亲密与死后的分离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最后,“自矜雄豪重仁义,谁保艰难不相弃”表达了对人性中善良与勇敢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困难时刻,人们是否能够坚守彼此之间的承诺与信任?
“岂不见南山桂树同根生,百年雨露同枯荣。又不见桓山之鸟同巢哺,欲去回翔不能征”通过自然界中的两个例子,进一步强调了兄弟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这种情感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不可分割性。
“人生有情乃若此,天地惨寂终难平”总结全诗,表达了对人世间情感力量的感慨,以及对生命中不可避免的离别与苦难的无奈。最后,“呜呼宾客满堂歌伐木,且请停杯歌隔谷”以宴会上的歌声作为结尾,既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生者的一种慰藉,提醒人们珍惜眼前人,不忘过往情谊。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凝练,通过对生死、亲情、友情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