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梁压水,虹影澄清晓。橘里渔村半烟草。
今来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唯有江山不老。
雨巾风帽。四海谁知我。一剑横空几番过。
按玉龙、嘶未断,月冷波寒,归去也、林屋洞天无锁。
认云屏烟障是吾庐,任满地苍苔,年年不扫。
飞梁压水,虹影澄清晓。橘里渔村半烟草。
今来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唯有江山不老。
雨巾风帽。四海谁知我。一剑横空几番过。
按玉龙、嘶未断,月冷波寒,归去也、林屋洞天无锁。
认云屏烟障是吾庐,任满地苍苔,年年不扫。
这首《洞仙歌》是宋代词人林外的作品,以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慨为主题。开篇“飞梁压水,虹影澄清晓”描绘了一幅早晨水面上彩虹倒映的美丽画面,暗示着时光流转。接着,“橘里渔村半烟草”展现出渔村宁静的生活气息,与前句的仙境景象形成对比。
词人感叹“今来古往,物是人非”,表达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感慨,强调只有江山永恒不变。“雨巾风帽,四海谁知我”流露出词人的孤独与淡泊,无人理解他的心境。接下来,“一剑横空几番过”象征着词人的人生经历和志向,剑气凌空,却始终无法得到认同。
“按玉龙、嘶未断”中的“玉龙”可能指马或剑,表达词人壮志未酬的遗憾。结尾“月冷波寒,归去也、林屋洞天无锁”描绘出词人渴望归隐山林,寻求心灵的解脱,而“林屋洞天无锁”则寓意自由自在的生活。最后,词人表示愿意在云雾缭绕的山居中任由青苔滋生,不加打扫,体现了他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表达了词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