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洞仙歌》
《洞仙歌》全文
宋 / 林外   形式: 词  词牌: 洞仙歌

飞梁压水,虹影澄清晓。橘里渔村半烟草。

今来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唯有江山不老。

雨巾风帽。四海谁知我。一剑横空几番过。

按玉龙、嘶未断,月冷波寒,归去也、林屋洞天无锁。

认云屏烟障是吾庐,任满地苍苔,年年不扫。

(0)
注释
飞梁:高架的桥梁。
虹影:彩虹的倒影。
澄清晓:清晨的清澈。
橘里:橘树林中。
烟草:烟雾。
今来古往:古今变迁。
物是:事物依旧。
人非:人事已变。
不老:永恒不变。
雨巾:风雨帽。
四海:天下各地。
知我:了解我。
玉龙:宝剑。
嘶未断:马嘶声不断。
林屋洞天:隐秘的洞天福地。
庐:居所。
苍苔:青苔。
年年:每年。
不扫:不清理。
翻译
高桥横跨水面,彩虹倒映在清晨的清澈湖水中。橘林环绕的渔村里,烟雾缭绕。
从古至今,人事变迁,只有天地和江山永恒不变。
戴着风雨帽,身处四海之中,又有谁知道我?剑光纵横,不知已度过多少次。
按着宝剑,马嘶声未断,月色寒冷,波光凄清,回去吧,林屋洞天无需上锁。
认出那云屏烟障就是我的居所,任凭满地青苔,年复一年,也不打扫。
鉴赏

这首《洞仙歌》是宋代词人林外的作品,以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慨为主题。开篇“飞梁压水,虹影澄清晓”描绘了一幅早晨水面上彩虹倒映的美丽画面,暗示着时光流转。接着,“橘里渔村半烟草”展现出渔村宁静的生活气息,与前句的仙境景象形成对比。

词人感叹“今来古往,物是人非”,表达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感慨,强调只有江山永恒不变。“雨巾风帽,四海谁知我”流露出词人的孤独与淡泊,无人理解他的心境。接下来,“一剑横空几番过”象征着词人的人生经历和志向,剑气凌空,却始终无法得到认同。

“按玉龙、嘶未断”中的“玉龙”可能指马或剑,表达词人壮志未酬的遗憾。结尾“月冷波寒,归去也、林屋洞天无锁”描绘出词人渴望归隐山林,寻求心灵的解脱,而“林屋洞天无锁”则寓意自由自在的生活。最后,词人表示愿意在云雾缭绕的山居中任由青苔滋生,不加打扫,体现了他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表达了词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林外

林外
朝代:宋   字:岂尘   号:肇殷   籍贯:宋福建晋江马坪村   生辰:1106-1170年

林外(1106-1170年),宋福建晋江马坪村人,为林知八世孙,字岂尘,号肇殷。生于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卒于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林外的科场之路很曲折,屡试不第,直到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已超过了知天命的年龄,才登进士,他受命为兴化县令,仕途也就此止步。
猜你喜欢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四十四

湖水连天白,登高见远帆。

肝肠付寥廓,形影托松杉。

心在何劳圣,情忘莫厌凡。

一般孤月迥,容易住层岩。

(0)

栖贤山居十首·其六

客到无留处,情乖懒见人。

床头多病衲,殿角一閒身。

夜色秋旻净,泉声晓梦真。

昨闻江上信,又阻白门津。

(0)

阻风宿险处

旅泊不知处,深村似有人。

波涛殊未已,舟子益相亲。

乾叶弄寒月,凄风吹夜燐。

无心造物妒,辛苦隐山身。

(0)

闻采石讣

花发当朝露,莺啼怯暮春。

谁怜老病日,恸哭少年人。

薄虑频经乱,移忧岂厌贫。

虽馀诸梵侣,亦复渐相沦。

(0)

七夕词·其五

莫道人间有恨人,双星天上更酸辛。

若教精卫填河汉,清浅而今已作尘。

(0)

暮春山行·其一

棠梨白似白头人,如雪开时已暮春。

寒食野花惟见汝,乱随蝴蝶扑车轮。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刘克庄 苏轼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