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四十四》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四十四》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咸]韵

湖水连天白,登高见远帆。

肝肠付寥廓,形影托松杉。

心在何劳圣,情忘莫厌凡。

一般孤月迥,容易住层岩。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深邃的画面,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首句“湖水连天白”,以“白”字渲染出湖面与天空相连的广阔无垠,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仿佛能感受到湖水的浩瀚与天空的深远。次句“登高见远帆”,则通过登山远眺,将视线引向远方的船只,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视野,同时也暗示着人生的旅途与探索。

“肝肠付寥廓,形影托松杉”,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寄托。将“肝肠”寄托于“寥廓”的天地之间,意味着情感的广阔与深沉;“形影”则依托于“松杉”,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与永恒的生命力。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蕴含了诗人对自我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心在何劳圣,情忘莫厌凡”,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圣贤境界的向往与对平凡生活的淡然态度。他认为,内心的追求不应局限于世俗的圣人之道,而是在于心灵的自由与宁静。同时,对平凡生活的情怀,也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接纳与理解,以及对生活本质的深刻洞察。

最后两句“一般孤月迥,容易住层岩”,以孤月与层岩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定。孤月在夜空中独自高悬,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独立与超脱;而“容易住层岩”则表明了诗人愿意承受生活的艰难与挑战,坚定地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不畏困难,勇往直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自我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梅坞

层冰结平川,积雪埋高树。

无处寄幽情,但到梅花坞。

(0)

送李文与赴河南郡倅任

去谒河南尹,期收幕下勋。

地当分陕处,官是古参军。

闲就繁台宴,晴瞻嵩岳云。

诸公谁不爱,怒喜定随君。

(0)

夏日听沈君弹琴诗三首·其一

山居足清赏,独恨不能琴。

偶接青溪客,因听白雪音。

寒暄乍翻复,丘壑转深沉。

谁道嵇中散,风流更可寻。

(0)

和陈编修约之禁中雪诗二首·其二

霭霭同云覆帝畿,银宫玉宇特相宜。

飞花遍入披香苑,积絮微消太液池。

三署晓光凝剑佩,九门寒色映旌旗。

亦知圣主挥天藻,不羡周家黄竹词。

(0)

丙午年首夏患足疾六月淫雨大作狱屋中水深二尺许囚板漂没六七日始退重此湿感不能步履今一载矣殊觉衰惫恐倏殒灭为十招魂以自慰卧起慷慨援笔立就词固不能尽工也丁未年四月二十五日作·其二

愚民参差,成此幽囚。绵绵赤抱,皤皤白头。

过隙野马,涉世浮沤。狂迂速罪,予复何尤。

魂欲我去,飘忽远游。呜呼魂兮魂兮,尔无板荡。

骨肉万里,涕泣我望。

(0)

丙午年首夏患足疾六月淫雨大作狱屋中水深二尺许囚板漂没六七日始退重此湿感不能步履今一载矣殊觉衰惫恐倏殒灭为十招魂以自慰卧起慷慨援笔立就词固不能尽工也丁未年四月二十五日作·其一

两足屈栾,双目眩暗。身孱罪长,影形相伴。

百忧时触,五内凄惨。耿耿茕茕,夜以达旦。

生理几何,魂将我散。呜呼魂兮魂兮,宜莫即散。

我皇聪照,当有涣汗。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