蛩泣草根露,鹤鸣松顶风。
标格既有异,音韵那能同。
我家水石村,圆月出中峰。
樵子时往还,野客多仙踪。
杳杳林表磬,冥冥岩下钟。
雾重时作雨,衣翠湿重重。
孔窍明似藕,肌骨通玲珑。
岩花时嗅馥,掩冉纷青红。
万叶互戛击,琴瑟间笙镛。
我当大闷时,一啸来清风。
凤鸣相应和,龙吟谐律筒。
窍竹去其节,清响合商宫。
累黍以为律,旋变为无穷。
仙人授刀尺,度数合纤洪。
此诀留岩石,千古苍苔封。
蛩泣草根露,鹤鸣松顶风。
标格既有异,音韵那能同。
我家水石村,圆月出中峰。
樵子时往还,野客多仙踪。
杳杳林表磬,冥冥岩下钟。
雾重时作雨,衣翠湿重重。
孔窍明似藕,肌骨通玲珑。
岩花时嗅馥,掩冉纷青红。
万叶互戛击,琴瑟间笙镛。
我当大闷时,一啸来清风。
凤鸣相应和,龙吟谐律筒。
窍竹去其节,清响合商宫。
累黍以为律,旋变为无穷。
仙人授刀尺,度数合纤洪。
此诀留岩石,千古苍苔封。
这首宋代舒岳祥的《岩间宴坐》描绘了一幅山林隐逸的画面。首联“蛩泣草根露,鹤鸣松顶风”以虫鸣和鹤叫起兴,展现出清晨或夜晚山林的宁静与生机。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标格既有异,音韵那能同”,暗示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山水的独特感悟。
“我家水石村,圆月出中峰”描绘了诗人居所的环境,月光洒在山峰之上,增添了神秘与静谧。诗人与樵夫、野客的交往,以及“杳杳林表磬,冥冥岩下钟”的听觉体验,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禅意与超然。
“雾重时作雨,衣翠湿重重”描绘了山间气候的多变,而诗人却乐在其中。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比喻,赞美了岩石的奇妙构造,“窍竹去其节,清响合商宫”,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的音乐之美。
“累黍以为律,旋变为无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法则的领悟,认为世间万物皆有其规律可循。最后,诗人表示将这种领悟传承下去,“仙人授刀尺,度数合纤洪”,并将它刻在岩石上,任凭岁月洗礼。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岩间宴坐的意境,融合了自然景色、禅意与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自然的深深敬畏。
三朝度王正,六日届上辛。
青阳霭彤墀,海壖含韶春。
万汇昭以苏,昌昌荅令辰。
惟予继百王,祈谷遵先民。
涤志此斋居,穆穆将明禋。
心乎曷思维,政事有弗勤。
屋漏苟或愧,其奚对昊天。
祖宗廓丕基,肯构赖子孙。
彼野有遗贤,何以拔茅抡。
彼民有窃叹,何以咸听闻。
凡此恭默思,愧怍流汗频。
尚希鉴予衷,维皇降康年。
两树非同根,各植山之隅。
菀枯阅岁华,相离十步馀。
枝干日以长,轇轕成一株。
同被春风吹,共受秋露濡。
揣称如连理,侔色羞菰蒲。
下视其本根,反似越与胡。
一旦斧柯寻,零落供樵苏。
异类不能顾,同根空怅如。
呜呼世人有如此,疏者翻亲亲者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