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度王正,六日届上辛。
青阳霭彤墀,海壖含韶春。
万汇昭以苏,昌昌荅令辰。
惟予继百王,祈谷遵先民。
涤志此斋居,穆穆将明禋。
心乎曷思维,政事有弗勤。
屋漏苟或愧,其奚对昊天。
祖宗廓丕基,肯构赖子孙。
彼野有遗贤,何以拔茅抡。
彼民有窃叹,何以咸听闻。
凡此恭默思,愧怍流汗频。
尚希鉴予衷,维皇降康年。
三朝度王正,六日届上辛。
青阳霭彤墀,海壖含韶春。
万汇昭以苏,昌昌荅令辰。
惟予继百王,祈谷遵先民。
涤志此斋居,穆穆将明禋。
心乎曷思维,政事有弗勤。
屋漏苟或愧,其奚对昊天。
祖宗廓丕基,肯构赖子孙。
彼野有遗贤,何以拔茅抡。
彼民有窃叹,何以咸听闻。
凡此恭默思,愧怍流汗频。
尚希鉴予衷,维皇降康年。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上辛祈谷斋居》,体现了皇帝在祈谷仪式前的虔诚与深思。
诗中首先描述了祈谷仪式的庄严氛围:“三朝度王正,六日届上辛。青阳霭彤墀,海壖含韶春。” 三朝和六日指的是特定的日期,青阳代表春天,彤墀是皇宫中的红色台阶,海壖指海边,韶春则意味着春天的美好景象。这些描绘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充满生机的场景。
接着,“万汇昭以苏,昌昌荅令辰”描述了万物复苏,响应着春天的到来,也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然后,“惟予继百王,祈谷遵先民”表明了皇帝作为继承者,遵循先人的传统进行祈谷仪式。
“涤志此斋居,穆穆将明禋”表达了皇帝在斋戒期间的内心纯净和对神明的敬仰。“心乎曷思维,政事有弗勤”强调了皇帝在日常政务上的勤奋与专注。
“屋漏苟或愧,其奚对昊天”则表达了皇帝对自己行为的自我反省和对天道的敬畏。接下来,“祖宗廓丕基,肯构赖子孙”提到先祖奠定的伟大基础,需要子孙后代继续努力维护和发展。
最后,“彼野有遗贤,何以拔茅抡。彼民有窃叹,何以咸听闻”表达了皇帝对于人才的重视和对民众疾苦的关注。通过“凡此恭默思,愧怍流汗频”表达了皇帝在思考这些问题时内心的愧疚和汗水,以及希望得到上天的理解和宽恕。
“尚希鉴予衷,维皇降康年”则是向天表达希望得到理解和支持,祈求国泰民安。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乾隆皇帝在祈谷仪式前的虔诚态度、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以及对先祖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期望。
慈固必能勇,刚亦能近仁。
内荏色徒厉,定知非仁人。
强公本仁者,笑语生阳春。
散为三年泽,不及千里民。
庬恩出岂弟,雅量含清醇。
应容盗取毡,肯叱吏吐茵。
谁知乃中刚,临难气益振。
前年摄虎符,折冲如有神。
邻封堕贼手,齿寒已亡唇。
孤城危累卵,夜卧寄积薪。
清诗见横槊,高会开重闉。
群奔窜狐鼠,万刃抗一身。
岂但虎渡河,遂使盗入秦。
至今忠义士,不数远与巡。
嗟我挟策子,缪作升堂宾。
忠风激中肠,别语聊重陈。
公议谁能掩,伟绩终难湮。
阴功及黎庶,天语形丝纶。
富贵当自兹,照眼功名新。
被褐念游客,落帆逢故人。
晚岁风露寒,一笑樽俎春。
馀子岂不佳,数面聊成亲。
平生不漫与,知君意良真。
少日共林壑,剧谈唾冠巾。
皎然两玉壶,不受一点尘。
各以口腹累,老大成参辰。
政坐造物儿,有意相怒嗔。
荏苒时不再,俛仰迹遂陈。
秋风吹前溪,摇荡生碧鳞。
不如载扁舟,相视聊饮醇。
醉听篷底语,共卧南溪垠。
长川抱空岩,春水三月深。
有鱼岁一来,琐细如寸针。
网鱼聚乾腊,白艇争分阴。
与人作苞苴,囊纱走权门。
人言投鲙残,成鱼只侵寻。
岂有仙家庖,烹鲜赤刀砧。
又言弃药滓,入水成纤鳞。
仙事亦渺茫,讵可穷本因。
不知谁作古,遗祸今犹存。
杀鱼岁亿万,可易千黄金。
仅令贵公子,醉嚼聊一欣。
世俗自乃尔,仙人亦何心。
贞妇生江南,少小称丰秾。
委身事良人,相与欢笑同。
良人去不返,两鬓常蓬松。
谓言有膏沐,未识谁为容。
日日上山望,水远山复重。
藁砧竟不来,望望终无穷。
一朝化作石,僵立由天公。
天公表坚贞,令与山始终。
仙衣绣藓晕,宝髻摇花丛。
滔滔日月逝,此石存高峰。
清名阅千古,劲节摩苍穹。
恨无采诗官,作诗颂遗踪。
用之邦国间,庶以消淫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