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撼庭柯,疏叶鸣策策。
天地一萧条,羁怀亦岑寂。
青春恍如昨,转盻年半百。
自从长大来,转觉日月迫。
功名非所慕,老大不足恤。
怛然感时心,自亦不能释。
清晨梳短发,巳见数茎白。
刀镊虽可施,殆似儿子剧。
此身委蜕耳,毁弃无足惜。
况于毛发閒,而乃强脩饰。
青青如陆展,星星行复出。
毕竟白满头,复将何所摘。
西风撼庭柯,疏叶鸣策策。
天地一萧条,羁怀亦岑寂。
青春恍如昨,转盻年半百。
自从长大来,转觉日月迫。
功名非所慕,老大不足恤。
怛然感时心,自亦不能释。
清晨梳短发,巳见数茎白。
刀镊虽可施,殆似儿子剧。
此身委蜕耳,毁弃无足惜。
况于毛发閒,而乃强脩饰。
青青如陆展,星星行复出。
毕竟白满头,复将何所摘。
这首诗名为《感秋》,是金代诗人王若虚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秋风落叶、天地萧条之景,内心涌起的感慨与自我反思。
首句“西风撼庭柯,疏叶鸣策策”,以西风摇动庭院中的树木,稀疏的树叶发出沙沙声响,营造出一种秋意渐浓的氛围。接着,“天地一萧条,羁怀亦岑寂”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时内心的孤独与沉寂。
“青春恍如昨,转盻年半百”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仿佛昨日还是青春年少,转眼间已过半百之龄。“自从长大来,转觉日月迫”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紧迫感,随着年龄的增长,感到岁月匆匆。
“功名非所慕,老大不足恤”表明诗人对功名利禄并不追求,认为到了老年,这些都不再值得忧虑。接下来,“怛然感时心,自亦不能释”则流露出诗人面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伤感。
“清晨梳短发,巳见数茎白”描述了诗人清晨梳理头发时,发现几根白发的情景,象征着岁月的无情。“刀镊虽可施,殆似儿子剧”表达了诗人虽然可以借助工具遮掩白发,但这种努力似乎徒劳无功,如同儿子的戏耍一般。
“此身委蜕耳,毁弃无足惜”表明诗人对生命老去的态度,认为身体的衰老和毁弃不足为惜。“况于毛发閒,而乃强脩饰”则讽刺了人们在衰老面前仍试图维持外表的虚伪行为。
最后,“青青如陆展,星星行复出。毕竟白满头,复将何所摘”以青色与白色对比,形象地描绘了生命的自然规律,最终无论多么努力,白发终究会布满整个头部,无法避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岁月、衰老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