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新遵古制,土物贡遐方。
既用验农事,还宜以彘尝。
味甘端胜芡,色白比于霜。
更喜烽烟息,千家饼饵香。
荐新遵古制,土物贡遐方。
既用验农事,还宜以彘尝。
味甘端胜芡,色白比于霜。
更喜烽烟息,千家饼饵香。
此诗描绘了地方向远方贡献新作物的场景,既体现了对古代制度的遵循,也蕴含着对农业丰收的喜悦与对和平稳定的向往。诗中提到的“荐新”与“土物贡遐方”,展现了地方向朝廷或远方贡献新鲜作物的传统习俗。通过“验农事”和“以彘尝”的描述,强调了对农作物品质的检验与祭祀的重要性。
“味甘端胜芡,色白比于霜”两句,运用对比手法,赞美新麦的美味与色泽,将其与芡实和霜雪相比较,突出了其独特的风味与纯净的外观。最后,“更喜烽烟息,千家饼饵香”表达了诗人对和平景象的喜悦之情,以及由此带来的家家户户共享美食的温馨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清代地方向中央进贡的礼仪,也寄托了对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水峡群山日月昏,飞泉百道接江门。
犹龙近迓晴虹挂,似马遥看疋练奔。
悬绅瀑布屏风叠,砯崖转石青天折。
三千尺下直难量,十二崿流承不绝。
烟骞雾捲滴珠槽,霭净岚沉冷玉膏。
庄周虚说鼋梁险,枚叟空誇鹭碛涛。
一从流戍辞巴蜀,几回于役行荒服。
百丈频经水峡牵,孤灯惯向江门宿。
纤萝不动月明天,彷佛桃源拟问仙。
沧溟有气张圆㡠,银汉无声泻直弦。
山水清辉殊可乐,已觉蟠胸饱丘壑。
乘兴聊赓太白篇,知音莫笑徐凝恶。
昔见竹,真不俗。今见竹,今痛哭。
竹色自来无改移,昔日何乐今何悲。
森森绕屋秋更绿,尽是先人手栽玉。
竹未化,人当还,举头见竹犹承欢。
直节空九霄,清风尚千古。
徘徊竹间路,照影月当午。
好奇有客频到门,何况人间父子恩。
君不见孟生笋,湘娥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