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丁端公北使》
《丁端公北使》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山聘天王使,来乘御史骢。

驰车看燕妇,貂扇禦胡风。

俗与华人似,言从左衽通。

罽庭观拜舞,不似未央中。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īngduāngōngběi使shǐ
sòng / méiyáochén

chūpìntiānwáng使shǐláichéngshǐcōng

chíchēkànyàndiāoshànfēng

huárényáncóngzuǒrèntōng

tíngguānbàiwèiyāngzhōng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丁端公北使》,描绘了使者丁端公出使北方的情景。首句“山聘天王使”形象地写出使者被重任委派,如同山岳般威严;“来乘御史骢”则写使者乘坐骏马御史骢,显示出其出行的庄重和使命的崇高。

接下来,“驰车看燕妇”描绘使者在路途中看到北方民族的女子,可能是在观察异域风俗。“貂扇禦胡风”暗示使者手持貂皮扇以抵挡寒冷的边塞风,体现了边地环境的艰苦和使者职责的重要。

“俗与华人似,言从左衽通”描述了北方民族虽然风俗独特,但语言交流并无障碍,反映出民族间的和谐共处。“罽庭观拜舞”进一步描绘了使者在异族宫廷中观看舞蹈的场景,不同于中原未央宫中的华美气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使者出使边疆的艰辛与文化交流的和谐,同时也寓含了对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的赞美。梅尧臣的诗歌风格质朴而深沉,此诗也不例外。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夏日集东山同方员外黄山人黄给谏郑观察作

火云蒸四野,局促将焉如。

折简劳相命,高会城东隅。

磊磊山中石,郁郁路傍榆。

悬崖暑气薄,况与同心俱。

竹下罗丰膳,万籁间吹竽。

长啸若凤鸾,馀音彻九衢。

翩翩二三子,旨酒足欢娱。

凉风吹我发,烦襟藉以舒。

鸣蝉集深林,倦鸟下前除。

今日不乐饮,含情欲谁须。

人生天地间,贤愚同一区。

笑彼车马客,磬折竟焉趋。

登高能赋者,临眺且踌躇。

(0)

挽徐子瞻明府·其四

修文归地下,三径长蓬蒿。

剩有河东凤,钟山日夜号。

(0)

浣溪沙.和君晦

抛掷琼箫懒弈棋。粉香融汗润酥肌。

花时常自怨春迟。

上苑宫鸦啼落日,画屏香鸭锁离思。

淡匀酒色晕红腮。

(0)

金缕曲.用两当轩韵咏落花,乃祖父命书院课题,戏效之

慢把鸭锄放。小楼头、绿阴浓遍,倚栏怅望。

一缕情丝烟共化,春水此情难量。

都付与、啼鹃怊怅。

不信东皇情最重,五更风、竟把花魂葬。

空剩得,彩幡荡。前生本在蓬莱上。

返瑶池、回头俯视,人间景况。

雨妒风欺归亦好,尘世本来多恙。

休苦恋、朱门蓬巷。

后果前因难细问,意迷离、且醉青纱帐。

任花底,金铃响。

(0)

点绛唇

二月春寒,放船薄暮西泠去。

垂杨缕缕,未是藏莺处。扑面尖风,不许吴侬住。

无情绪,让它鸥侣,自作湖山主。

(0)

高阳台

阁雨云疏,弄晴风小,薄寒恻恻如秋。

有约湔裙,红罗先绣莲钩。

酒鎗茶具安排惯,倩移来、三板轻舟。

莫因循,岁岁芳时,日日清游。

水乡曲折疑无路,又花随柁尾,转个弯头。

谢了绯桃,二分春色全休。

短蓬移入香深处,载新诗、不载閒愁。

好溪山,除却西湖,一半句留。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