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宿草惠泉东,怅望松楸白露中。
咫尺要离吴烈士,参差樗里汉行宫。
鱼灯亘古精灵接,麦饭先人伏腊同。
含笑九原长已矣,渊冰孝子一身终。
明年宿草惠泉东,怅望松楸白露中。
咫尺要离吴烈士,参差樗里汉行宫。
鱼灯亘古精灵接,麦饭先人伏腊同。
含笑九原长已矣,渊冰孝子一身终。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的《送王处士灵柩归祔锡山先茔》组诗的第四首。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
首联“明年宿草惠泉东,怅望松楸白露中”,描绘了来年清明时节,诗人将前往惠泉东侧,祭扫先人的墓地,心中满是惆怅与怀念,望着松树和楸树在白露中显得格外凄凉。
颔联“咫尺要离吴烈士,参差樗里汉行宫”,这里借用了历史人物要离和樗里,表达了对逝者英勇精神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逝者生前的壮志未酬,如同古代英雄的遗愿。
颈联“鱼灯亘古精灵接,麦饭先人伏腊同”,通过“鱼灯”与“麦饭”这两个意象,展现了古人祭祀时的习俗,象征着逝者与祖先的连接,以及后人在节日中对先人的纪念。
尾联“含笑九原长已矣,渊冰孝子一身终”,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认为他们在九泉之下已经永远安息,而作为孝子的诗人,只能以自己的悲痛来寄托对他们的怀念。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逝者归葬、祭祀场景的描绘,以及对逝者精神品质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亡故亲人的深情悼念和对传统礼仪的尊重。
新霜夜落群梢鸣,群风刮天为早晴。
南山向晓尽张列,颓岭断壑当空横。
开轩一见喜无量,走上高阁临飞甍。
层栏倚遍不能下,状貌秀活围双睛。
奔腾远近若波浪,爱极拟去中间行。
此时只恨少佳客,相共叫笑誇峥嵘。
我思黄子者奇士,趣向超越无俗情。
手提诗笔若椽大,到处咏物物有名。
我今此县颇幽僻,复在岁杪天气清。
溪中鱼蟹易寻觅,林下梨栗新收盛。
子如访我住旬浃,此品可备盘与觥。
遂驰仆马去邀子,愿子为我聊出城。
私心不独徒见子,亦愿播此山之声。
子如不见不为咏,可惜此山虚此生。
蜀土茶称盛,蒙山味独珍。
灵根托高顶,胜地发先春。
几树初惊暖,群篮竞摘新。
苍条寻暗粒,紫萼落轻鳞。
的皪香琼碎,䰐鬖绿虿匀。
慢烘防炽炭,重碾敌轻尘。
无锡泉来蜀,乾崤盏自秦。
十分调雪粉,一啜咽云津。
沃睡迷无鬼,清吟健有神。
冰霜疑入骨,羽翼要腾身。
磊磊真贤宰,堂堂作主人。
玉川喉吻涩,莫惜寄来频。
朱华盛发穿疏竹,寒蘖齐枯遍野矶。
大雪蔽天方乱下,众禽争地各相依。
非公好事谁能得,此画如今自已稀。
试待晴明挂轩壁,定开群眼一时飞。
西郊晴雾晓霏霏,回首京尘一拂衣。
上国莫嗟为客久,高堂初喜改官归。
洛城气候花才动,灞水风光絮恰飞。
恨不同游曲江岸,与将歌酒䛏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