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先秋渐变衰,小河端的是边陲。
四郊漠漠惭多垒,两鬓萧萧剩有丝。
落日断桥人过尽,悲风远道马行迟。
粤南桑梓知何处,地角天涯一夜思。
草木先秋渐变衰,小河端的是边陲。
四郊漠漠惭多垒,两鬓萧萧剩有丝。
落日断桥人过尽,悲风远道马行迟。
粤南桑梓知何处,地角天涯一夜思。
这首诗描绘了边陲之地的秋景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联“草木先秋渐变衰,小河端的是边陲”以草木凋零、小河流淌的景象,勾勒出边陲之地的自然风貌,暗示着季节的更替和环境的偏远。颔联“四郊漠漠惭多垒,两鬓萧萧剩有丝”通过“多垒”和“萧萧”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边疆防务的担忧以及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颈联“落日断桥人过尽,悲风远道马行迟”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断桥空寂、行人稀少、马儿缓缓前行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氛围。尾联“粤南桑梓知何处,地角天涯一夜思”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尽管身处遥远的边陲,但内心深处对家乡的眷恋却如同一夜之间涌上心头,难以忘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边疆生活和家国情怀的独特感悟。
吴都霸道昌,才子去观光。
望阙云天近,朝宗水路长。
海门收片雨,建业泊残阳。
欲问淮王信,仙都即帝乡。
西朝归去见高情,应恋香灯近圣明。
关令莫疑非马辩,道安还跨赤驴行。
充斋野店蔬无味,洒笠平原雪有声。
忍惜文章便闲得,看他趋竞取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