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得天心顺,乘风破浪行。
蒲帆张幅幅,茅屋过程程。
才发高邮驿,旋看宝应城。
清江明日早,伫望到神京。
幸得天心顺,乘风破浪行。
蒲帆张幅幅,茅屋过程程。
才发高邮驿,旋看宝应城。
清江明日早,伫望到神京。
此诗《自高邮州至清江遇顺风》由清代诗人朱煌所作,描绘了诗人乘风破浪,顺流而下,从高邮州抵达清江的旅程。诗中洋溢着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旅途顺利的庆幸之情。
首句“幸得天心顺”,表达了诗人对天时之助的感激,暗示了旅途的顺利得益于上天的恩赐。接着“乘风破浪行”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航行的壮阔景象,风力强劲,船只在波涛中勇往直前。
“蒲帆张幅幅,茅屋过程程”两句,通过细节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航行的场景。蒲帆随风展开,犹如一幅幅画卷;沿途经过的茅屋,见证了诗人行程的漫长与艰辛。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含了诗人对旅途的坚韧与不屈。
“才发高邮驿,旋看宝应城”则以时间的快速流转,展现了旅途的迅速进展。从高邮出发,不久便能看到宝应城的身影,体现了顺风行船的快捷与效率。
最后,“清江明日早,伫望到神京”两句,将目光投向更远的未来,预示着明天就能到达目的地——神京(即当时的京城)。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同时也流露出对旅途即将结束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和旅途经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逆境时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旅行诗。
庭有燎,叠鼓鸣鼍。更问夜如何。
信星彪列,天象森罗。
虞旦閟宫毕,觞清庙,浆柘尊牺继猗那。
嘉颂可同科。扈圣万肩摩。饬躬三宿,泰畤缛仪多。
丘泽合,岳渎从曦娥。
神光烛、云车风马,芝作盖,玉为珂。
奉瑄成礼,燔柴竣事,休嘉砰,隐丹阙,湛恩波。
共愿乾坤隤祉,边鄙投戈。
覆盂连瀚海,洗甲挽天河。欣欣喜色,长遇六龙过。
奏云和。三春荐嘉禾。
开岁春迟,早赢得、一白潇潇。
风窗淅簌,梦惊金帐春娇。
是处貂裘透暖,任尊前回舞,红倦柔腰。今朝。
亏陶家、茶鼎寂寥。
料得东皇戏剧,怕蛾儿街柳,先斗元宵。
宇宙低迷,倩谁分、浅凸深凹。
休嗟空花无据,便真个、琼雕玉琢,总是虚飘。虚飘。
且沈醉,趁楼头、零片未消。
高堂倾动长江流,黄芦群雁满沧洲。
扫开长安尘土窟,写出江南烟水秋。
两雁斜飞入空阔,四雁顾慕横沙头。
高风拉折苍玉干,芦花雪尽无人收。
赤日飞光不敢近,但觉爽气屏间浮。
尝闻画龙入神变,坐驰云雨天地游。
只恐此雁亦飞去,潇潇万里谁能留。
离乡十九年,日有如年久。
归来山水亦依然,人物存亡半非旧。
庐阜之前我舅宅,此寺如我东西家。
每来舅家必到此,粤自齿稚今疏牙。
庾岭闽山四千里,青衫谪逐自我始。
筑台东望几悽凉,亲故满前争不喜。
林下相逢真实人,非戚非疏非故新。
执手之言行处亲,是以还家一百二十日,五回松下问禅因。
此身非我身,有君有父,有神有民。
俯仰回环知有待,古之人居不黔突,行不已轮。
师住无住,我动非动。来不须迎,去不须送。
聚散会离,百年一梦。
大千沙界等閒言,寻常只把毫端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