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座诗人吟送酒,离城此会亦应稀。
春风下第时称屈,秋卷呈亲自束归。
日晚山花当马落,天阴水鸟傍船飞。
江边道路多苔藓,尘土无由得上衣。
满座诗人吟送酒,离城此会亦应稀。
春风下第时称屈,秋卷呈亲自束归。
日晚山花当马落,天阴水鸟傍船飞。
江边道路多苔藓,尘土无由得上衣。
在这首诗中,诗人描绘了一场宴席上送别的温馨场景。开篇“满座诗人吟送酒”直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欢声笑语、气氛融洽的宴会之中,而“离城此会亦应稀”则透露出这样的聚会在离开城市之后不常见,显得格外珍贵。接着,“春风下第时称屈”与“秋卷呈亲自束归”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厚情谊,无论是春日的温暖还是秋天的萧瑟,都愿意为之停留或收藏。
中间,“日晚山花当马落”描绘出一幅动人心魄的自然景象,时间在傍晚,地点在山野,一朵朵山花如同雪花般轻轻落下,与“天阴水鸟傍船飞”相呼应,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即将离别之人的不舍与惆怅。
末尾,“江边道路多苔藓”与“尘土无由得上衣”则是对于外出旅途的描述,道路被苔藓覆盖,显示出这条路少有人行,而“尘土无由得上衣”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既是对环境的描写,也是对离别之人的无尽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宴席、自然景象与旅途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所产生的情感波动。
清风万个,占一城高处,宋时僧屋。
解借此君名此地,便卜此僧非俗。
茗砌延秋,风廊响月,苔色琴弦绿。
涪翁往矣,禅房香剩花木。
有弟时到轩中,虚心直节,合抱琅玕宿。
自列党人碑上状,成就一家清福。
绝代欧苏,片时章蔡,断送神宗录。
翠云三亩,荣州第一修竹。
我家娇女齐蕙芬,媚如春月回微光。
终朝据案弄卷轴,清吟婉转调莺簧。
今年十二解声韵,七字五字吟琅琅。
亦知弱腕乏警策,颇有慧语馀清锵。
闺门尚德不尚艺,四诫初不夸词章。
岂知陶冶有妙用,能使冰炭消中肠。
温柔敦厚本诗教,幽閒贞静传闺房。
但令至性得浚发,勿务浮艳鸣荒唐。
我昔南楼强解事,力穷汉魏兼齐梁。
即今所得尚无几,颇觉辛苦难为偿。
怜汝娇憨亦不恶,岂必刘鲍争低昂。
作诗因汝感畴昔,祇恐明镜生秋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