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讽临安试》
《讽临安试》全文
宋 / 淳祐士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南省观图丧一名,补闱又试万人英。

两重门阈如天险,十有七人倒地横。

谁设秦坑来贡院,枉教唐士梦登瀛。

云山万里家何在,月白风清鬼哭声。

(0)
注释
丧:指考试名称或带有贬义的称呼。
闱:古代科举考试的地方。
秦坑:比喻残酷的考试环境或陷阱。
贡院:古代科举考试的场所。
瀛:古代指海中的仙境,这里比喻科举及第的荣光。
云山万里:形容遥远的家乡。
月白风清:形容夜晚的宁静,也暗示凄凉的氛围。
鬼哭声:象征绝望或不祥的声音。
翻译
在南部省份的考试中,名为丧名,众多精英再次角逐。
双重门坎如同天险,多数考生倒下,横躺一地。
是谁设下如秦坑般的考场,让唐朝学子做着登科入仕的美梦。
万里之外的家乡何处寻,只有月光皎洁,风声凄清,似有鬼魂哭泣。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科举考试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科场之艰辛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讽刺。开篇“南省观图丧一名”指的是省级的考试中只录取一人,这一人成为众多学子心目中的圣贤榜样,而“补闱又试万人英”则形象地展示了第二次筛选的严苛,万千英才在此被考验。

"两重门阈如天险"用重重关卡比喻考试的艰难,"十有七人倒地横"则生动描绘了许多考生因过度紧张或身体不适而倒下的情景。这里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科举制度对学子的残酷。

接下来“谁设秦坑来贡院”一句,提到了古代暴君为显示权威而大兴土木之举,比喻当时的考场如同陷阱。"枉教唐士梦登瀛"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科举制度所传承的文化价值观念与实际考场现状之间巨大的不符,"唐士"在这里代指古代的学者,他们的知识和理想在当时的社会中难以实现。

最后两句“云山万里家何在,月白风清鬼哭声”描绘了一种孤独与哀伤的情景。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于科举带来的个人牺牲和社会异化现象的无奈和悲凉。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古代科举考试的严酷,更深层次地探讨了教育、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

作者介绍

淳祐士人
朝代:宋

猜你喜欢

重台莲

斜倚秋风绝比伦,千英和露染难匀。

自为祥瑞生南国,谁把丹青寄北人。

明月几宵同绿水,牡丹无路出红尘。

怜伊不算多时立,赢得馨香暗上身。

(0)

御沟新柳

御沟回广陌,芳柳对行人。

翠色枝枝满,年光树树新。

畏逢攀折客,愁见别离辰。

近映章台骑,遥分禁苑春。

嫩阴初覆水,高影渐离尘。

莫入胡儿笛,还令泪湿巾。

(0)

寄上吴王三首·其二

坐啸庐江静,闲闻进玉觞。

去时无一物,东壁挂胡床。

(0)

思九江旧居三首·其二

门前烟水似潇湘,放旷优游兴味长。

虚阁静眠听远浪,扁舟闲上泛残阳。

鹤翘碧藓庭除冷,竹引清风枕簟凉。

犬吠疏篱明月上,邻翁携酒到茅堂。

(0)

喜怒寒暄直不匀,终无形状始无因。

能将尘土平欺客,爱把波澜枉陷人。

飘乐遰香随日在,绽花开柳逐年新。

深知造化由君力,试为吹嘘借与春。

(0)

奉和三日祓禊渭滨

上林花鸟暮春时,上巳陪游乐在兹。

此日欣逢临渭赏,昔年空道济汾词。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