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秋风吹鬓发,百年人事倚栏干。
知他落日能多少,偏照淮南几处山。
万里秋风吹鬓发,百年人事倚栏干。
知他落日能多少,偏照淮南几处山。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舜民的作品,名为《句》。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词人的怀旧之情和对时间流逝的深刻体会。
"万里秋风吹鬓发"一句,以壮阔的画面展现了时光的无情流转,秋风吹动了年华如鬓发般的白发。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示着岁月在人间留下的痕迹。
"百年人事倚栏干"则是词人站在长廊之上,回望过往的人生百态,仿佛所有的情感与故事都凝固在这栏杆上。这不仅是一种空间上的停顿,更是一种时间上的凝视。
"知他落日能多少"一句透露出词人对于时光的深刻洞察和无奈感受。这里的"落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能多少"则是对这不断消逝之物的询问,表达了对时间短暂的感慨。
最后一句"偏照淮南几处山"则表现出词人心中对于某些地方或记忆的特别眷恋。这里的"淮南"是地理概念,但在诗中更多的是一种情感寄托。词人似乎在说,即便时间可以将一切带走,也希望它能多照亮那些对自己意义非凡的地方。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于过往记忆的不舍与眷恋。
小儿不知老人意,贺我明年四十二。
人生三十百事衰,四十已过良可知。
少年读书不晓事,坐谈王霸了不疑。
脂车秣马试长道,一日百里先自期。
不知中途有陷阱,山高日莫多棘茨。
长裾大袖足溯挽,却行欲返筋力疲。
蝮蛇当前猛虎后,脱身且免充朝饥。
归来掩卷泪如雨,平生读书空自误。
山中故人一长笑,布衣脱粟何所苦。
古人知非不嫌晚,朝来闻道行当返。
四十一岁不可言,四十二岁聊自还。
君家四壁如相如,卷藏天禄吞石渠。
岂惟邺侯三万轴,家有世南行秘书。
儿童拍手笑何事,笑人空腹谈经义。
未许中郎得异书,且共扬雄说奇字。
清江萦山碧玉环,下有老龙千古闲。
知君好事家有酒,化为老人夜扣关。
留侯之孙书满腹,玉函宝方何用读。
濠梁空复五车多,圯上从来一编足。
当年我作《表忠碑》,坐觉江山气未衰。
舞凤尚从天目下,收驹时有渥洼姿。
踞床到处堪吹笛,横槊何人解赋诗。
知是丹霞烧佛手,先声应已慑群夷。
先生堂上霜月苦,弟子读书喧两庑。
推门入室书纵横,蜡纸灯笼晃云母。
先生骨清少眠卧,长夜默坐数更鼓。
耐寒石砚欲生冰,得火铜瓶如过雨。
郎君欲出先自赞,坐客敛衽谁敢侮。
明朝阮籍过阿戎,应作羲之羡怀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