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钱承制赴广西路分都监》
《送钱承制赴广西路分都监》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当年我作《表忠碑》,坐觉江山气未衰。

舞凤尚从天目下,收驹时有渥洼姿。

踞床到处堪吹笛,横槊何人解赋诗。

知是丹霞烧佛手,先声应已慑群夷。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qiánchéngzhì广guǎng西fēndōujiān
sòng / shì

dāngniánzuòbiǎozhōngbēizuòjuéjiāngshānwèishuāi

fèngshàngcóngtiānxiàshōushíyǒu姿

chuángdàochùkānchuīhéngshuòrénjiěshī

zhīshìdānxiáshǒuxiānshēngyìngshèqún

广guǎng西sēngqǐngyǒudòngzhīqiánjūnsuìértóuzhījiāngzhōng

注释
表忠碑:表达忠诚的石碑,可能指作者的诗作或纪念碑。
江山:指国家或江山社稷。
渥洼姿:比喻杰出人才或优良马匹的出类拔萃。
吹笛:象征闲适或豪放的生活方式。
横槊:横持长矛,古代文人武将的豪迈形象。
丹霞:色彩鲜艳的红霞,也可象征热烈的情感。
佛手:佛教中的吉祥物,这里可能象征神圣的力量。
慑群夷:震慑外族,显示威望。
翻译
当年我创作《表忠碑》的时候,深感国家的气概仍然旺盛。
凤凰舞动似乎还从天目山而来,良驹收聚时也显露出像渥洼池的神骏姿态。
坐在床边,哪里都能吹起笛子,谁又能懂得握着长矛吟诗的豪情。
知道这是丹霞般的热情如佛之手燃烧,先声夺人必定已经震慑了四方异族。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钱承制赴任广西路分都监时的送别之情以及对友人的赞赏和期许。

"当年我作《表忠碑》,坐觉江山气未衰。" 这两句回忆起诗人以前写过的《表忠碑》文,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忠诚之志依旧如昔日一般坚定不移,江山之气犹存。

"舞凤尚从天目下,收驹时有渥洼姿。" 这两句用舞凤和收驹来形容钱承制的风采和才华,显示出诗人对朋友才能的赞赏。

"踞床到处堪吹笛,横槊何人解赋诗。"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雅集场景,以及他们共同享受音乐和文学的时刻,但也隐含着在当时社会环境下难寻知音之感。

"知是丹霞烧佛手,先声应已慑群夷。" 最后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钱承制赴任的鼓励与期望,通过“丹霞烧佛手”的譬喻来比喻朋友的英勇和力量,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于友人的声音即将响彻四方的期待。

这首诗不仅是苏轼送别之作,也是他对友人才华与品格的高度评价。通过对往昔时光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美好祝愿的抒写,诗人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和高远的理想。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观音赞

十方圆明,应现非一。眼看净瓶,坐盘陀石。

杨枝入手时,一滴是一滴。

(0)

淮上

危桥当古寺,闲倚喜同僧。

极浦霁秋雨,扁舟明夜灯。

风沈人语远,潮涨月华升。

万事空凝念,其如总未能。

(0)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十七

物物到心上,全心物自闲。

古今城郭里,得者住如山。

但愿清风生两腋,不愁无路到人间。

(0)

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其二十八

粲粲江南万玉妃,随宜领览到斜晖。

一枝缟色分明好,自是行人折赠稀。

(0)

颂古四十四首·其十二

试问田中有几人,插锹叉手意分明。

可怜不逐南山去,撒手归家罢问程。

(0)

偈颂二十二首·其八

西风一阵恶,北林平地摧。晓猿夜鹤,惊怨空徘徊。

哀哉哀哉,戒光犹自照高台。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