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堂上霜月苦,弟子读书喧两庑。
推门入室书纵横,蜡纸灯笼晃云母。
先生骨清少眠卧,长夜默坐数更鼓。
耐寒石砚欲生冰,得火铜瓶如过雨。
郎君欲出先自赞,坐客敛衽谁敢侮。
明朝阮籍过阿戎,应作羲之羡怀祖。
先生堂上霜月苦,弟子读书喧两庑。
推门入室书纵横,蜡纸灯笼晃云母。
先生骨清少眠卧,长夜默坐数更鼓。
耐寒石砚欲生冰,得火铜瓶如过雨。
郎君欲出先自赞,坐客敛衽谁敢侮。
明朝阮籍过阿戎,应作羲之羡怀祖。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读书的场景,充满了对学问和知识的尊重与向往。开篇“先生堂上霜月苦,弟子读书喧两庑”两句,既描写了寒冷的冬夜,也表现出了弟子的勤奋和热情。接着,“推门入室书纵横,蜡纸灯笼晃云母”生动地勾勒出古代私塾中的景象,书籍散落,油灯下的光影映照在云母般的窗上。
“先生骨清少眠卧,长夜默坐数更鼓”两句,则透露出先生的修养和对时间的珍惜。诗人通过“耐寒石砚欲生冰,得火铜瓶如过雨”这两句,形象地表达了冬夜读书的艰辛,以及对温暖的渴望。
最后,“郎君欲出先自赞,坐客敛衽谁敢侮。明朝阮籍过阿戎,应作羲之羡怀祖”几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遗产的敬仰,也表达了自己希望超越前人的愿景。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情感,通过对夜晚读书场景的细腻描绘,传递出一种追求学问、尊重传统的精神态度。
岩居多水石,野宅满风烟。
本谓开三径,俄欣降九天。
穿林移步辇,拂岸转行旃。
凤竹初垂箨,龟河未吐莲。
愿持山作寿,恒用劫为年。
烈士不忧身,为君吟苦辛。
男儿久失意,宝剑亦生尘。
浮俗官是贵,君子道所珍。
况当圣明主,岂乏證玉臣。
浊水无白日,清流鉴苍旻。
贤愚皎然别,结交当有因。
三峡一线天,三峡万绳泉。
上仄碎日月,下掣狂漪涟。
破魂一两点,凝幽数百年。
峡晖不停午,峡险多饥涎。
树根锁枯棺,孤骨袅袅悬。
树枝哭霜栖,哀韵杳杳鲜。
逐客零落肠,到此汤火煎。
性命如纺绩,道路随索缘。
奠泪吊波灵,波灵将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