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郁苍髯真道友,丝丝红萼是乡人。
何时翠竹江村路,送我柴门月色新。
郁郁苍髯真道友,丝丝红萼是乡人。
何时翠竹江村路,送我柴门月色新。
这四句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诗中“郁郁苍髯真道友,丝丝红萼是乡人”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描绘出两种不同的人物形象,“郁郁苍髯”可能指的是文人的长须,代表着知识分子或士大夫的形象;“丝丝红萼”则可能是指春天草木发芽的样子,比喻乡间人情的温馨与纯朴。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平民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何时翠竹江村路”中,“翠竹江村路”营造了一种幽静自然的景象,诗人在这里设问,似乎是在询问什么时候能够回到这样一种环境中。最后一句“送我柴门月色新”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陪伴他,在柴门下赏玩月色,体验新的生活和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好的追求,以及对简单乡村生活的向往。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自由和纯粹的渴望。
鳌头那久幕莲间,国子先生促趁班。
元自胸中有奇观,须教集里富江山。
三年再见虽成别,正月诸生亦入关。
为赋江空岁年晚,功名惟恐鬓毛斑。
兵印对封入卫稀,碧空云尽早霜微。
浐川桑落雕初下,渭曲禾收兔正肥。
陌上管弦清似语,草头弓马疾如飞。
岂知万里黄云戍,血迸金疮卧铁衣。
从禽非吾乐,不好云梦田。
岁暮登城望,偏令相思悬。
公卿有几几,车骑何翩翩。
世禄金张贵,官曹幕府贤。
顺时行杀气,飞刃争割鲜。
十里届宾馆,徵声匝妓筵。
高标回落日,平楚散芳烟。
何意狂歌客,从公亦在旃。
致此自僻远,又非珠玉装。
如何有奇怪,每夜吐光芒。
虎气必腾趠,龙身宁久藏。
风尘苦未息,持汝奉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