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月二十日开园三首·其三》
《三月二十日开园三首·其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郁郁苍髯真道友,丝丝红萼是乡人。

何时翠竹江村路,送我柴门月色新。

(0)
注释
郁郁:茂盛的样子。
苍髯:长而白的胡须,形容年老。
真道友:真正的道友,指有深厚学识或修行的人。
丝丝:形容细小而连续不断。
红萼:红色的花蕊,代指花朵。
乡人:家乡的人。
何时:什么时候。
翠竹:青翠的竹子,象征清幽和高雅。
江村路:江边的乡村道路。
柴门:简陋的木门,常用来形容田园生活。
月色新:明亮的新月,寓意宁静和纯洁。
翻译
那位面容茂盛、胡须浓密的人真是位高深的道友。
那些红色的花蕊就像家乡的亲人。
鉴赏

这四句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诗中“郁郁苍髯真道友,丝丝红萼是乡人”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描绘出两种不同的人物形象,“郁郁苍髯”可能指的是文人的长须,代表着知识分子或士大夫的形象;“丝丝红萼”则可能是指春天草木发芽的样子,比喻乡间人情的温馨与纯朴。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平民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何时翠竹江村路”中,“翠竹江村路”营造了一种幽静自然的景象,诗人在这里设问,似乎是在询问什么时候能够回到这样一种环境中。最后一句“送我柴门月色新”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陪伴他,在柴门下赏玩月色,体验新的生活和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好的追求,以及对简单乡村生活的向往。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自由和纯粹的渴望。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送钱文季赴班

鳌头那久幕莲间,国子先生促趁班。

元自胸中有奇观,须教集里富江山。

三年再见虽成别,正月诸生亦入关。

为赋江空岁年晚,功名惟恐鬓毛斑。

(0)

猎骑

兵印对封入卫稀,碧空云尽早霜微。

浐川桑落雕初下,渭曲禾收兔正肥。

陌上管弦清似语,草头弓马疾如飞。

岂知万里黄云戍,血迸金疮卧铁衣。

(0)

从张丞相游南纪城猎戏赠裴迪张参军

从禽非吾乐,不好云梦田。

岁暮登城望,偏令相思悬。

公卿有几几,车骑何翩翩。

世禄金张贵,官曹幕府贤。

顺时行杀气,飞刃争割鲜。

十里届宾馆,徵声匝妓筵。

高标回落日,平楚散芳烟。

何意狂歌客,从公亦在旃。

(0)

洛中二首·其二

风吹柳带摇晴绿,蝶绕花枝恋暖香。

多把芳菲泛春酒,直教愁色对愁肠。

(0)

蕃剑

致此自僻远,又非珠玉装。

如何有奇怪,每夜吐光芒。

虎气必腾趠,龙身宁久藏。

风尘苦未息,持汝奉明王。

(0)

留题座主和凝旧阁

座主登庸归凤阙,门生批诏立鳌头。

玉堂旧阁多珍玩,可作西斋润笔不。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