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发淮安》
《发淮安》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七言绝句

岸蓼疏红水荇青,茨菰花白小如萍。

双鬟短袖惭人见,背立船头自采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uáiān
míng / yángshì

ànliǎoshūhóngshuǐxìngqīnghuābáixiǎopíng

shuānghuánduǎnxiùcánrénjiànbèichuántóucǎilíng

注释
淮安:县名,在今江苏省,东濒运河。
蓼、荇:皆生长在水边的植物。
茨菰:即慈姑,秋季开小白花。
双鬟:梳着两个环形发髻的少女。
采菱:采菱角。
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果实有硬壳,有角,称“菱”或“菱角”,可食。
翻译
岸边的蓼草淡红水中的荇草青青,慈姑开着白花小小如萍。
她梳着双鬟穿着短袖羞于见人,背着身子立在船头自顾采菱。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杨士奇在明朝时期游历淮安时所见的景致。"岸蓼疏红水荇青",寥寥几笔勾勒出岸边蓼草稀疏,红色点染,水面则是清碧的荇菜,色彩对比鲜明,展现出初秋水乡的宁静与生机。"茨菰花白小如萍"进一步描绘了水中植物茨菰,其白色花朵如同浮萍般轻盈,增添了几分诗意。

"双鬟短袖惭人见"通过人物的细节描写,暗示了主人公可能是一位女子,她穿着简朴的短袖,梳着双鬟,因害羞而不敢正面面对他人,只是静静地站在船头。"背立船头自采菱"则描绘了女子独自一人,背对着人群,专注于采摘菱角的动作,流露出她的娴静和对自然的亲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素雅画卷,同时也透露出主人公的羞涩与内敛,富有生活气息和情感韵味。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六客诗·其四

有客有客来文山,如金如铁坚非顽。

文山颓,不可攀,留尔亦足消群奸。静以安,方以直;

带苍玉,佩文石,文星灿然守玄默。

(0)

感事

弥勒何神孕祸胎,?鼯动地起风埃。

烟销郡国民生苦,血染江淮鬼物哀。

人世百年遭此厄,天戈万里几时来。

石田也有蓝田玉,可惜同成一炬灰。

(0)

武陵胜集得总字

穷冬十日雪,户外曾未踵。

念我平生友,欲往恨不勇。

兹晨剧命驾,相对腹一捧。

促招东林远,共念北海孔。

把酒望六合,琼瑶纷总总。

兴极不知休,严城钟鼓动。

(0)

更漏子.庚申岁杪,密雪经旬,中庭积厚四五尺,平生所未见也

篆烟沈,灯炷落。愁掩夜寒帘幕。

天黯澹,路冥迷,征人何日归。唤春回,春未醒。

谁念玉梅香冷。残岁逼,暮云深,休听元鹤吟。

(0)

甘草子.题画:柯丹丘风雨归舟

归去。一叶扁舟,却问归何处。

衰柳不成行,冷落蒹葭浦。风利漫歌公无渡。

便萍梗、有时须住。莫向南村素心侣。话五湖烟雨。

(0)

浣溪沙

鞭影匆匆指落霞。轻衾凉簟定谁家。

不辞小立倚汀沙。

但有藤萝皆映带,更无藻荇不横斜。

生怜消瘦到秋花。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