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一叶扁舟,却问归何处。
衰柳不成行,冷落蒹葭浦。风利漫歌公无渡。
便萍梗、有时须住。莫向南村素心侣。话五湖烟雨。
归去。一叶扁舟,却问归何处。
衰柳不成行,冷落蒹葭浦。风利漫歌公无渡。
便萍梗、有时须住。莫向南村素心侣。话五湖烟雨。
这首《甘草子·题画:柯丹丘风雨归舟》由清代诗人周之琦所作,描绘了一幅风雨中归舟的画面,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意境。
“归去。一叶扁舟,却问归何处。” 开篇即以一叶扁舟起笔,形象地勾勒出舟行于水上的画面,而“却问归何处”则透露出一种迷茫与探寻的意味,仿佛舟行之人对归途感到困惑,引人遐想。
“衰柳不成行,冷落蒹葭浦。” 接着,诗人通过描写岸边的衰柳与冷落的芦苇,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了舟行环境的恶劣与孤独感。
“风利漫歌公无渡。” 此句中,“风利”形容风势之猛,“漫歌”则是在风浪中吟唱,表现出舟行者面对艰难险阻时的坚韧与乐观。“公无渡”借用古代典故,意在提醒舟行者谨慎前行,暗含对旅途安全的关切。
“便萍梗、有时须住。” “萍梗”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此句表达了即使生活如浮萍般无定,也应适时停下脚步,寻找栖息之所,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莫向南村素心侣。” 这一句中的“素心侣”指的是志同道合的朋友,诗人劝诫舟行者不要轻易前往南村,可能暗指避免陷入某种困境或诱惑,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定。
“话五湖烟雨。” 最后,以“五湖烟雨”收尾,五湖泛指广阔的水域,烟雨则描绘出一幅烟雾缭绕、雨幕低垂的景象,既是对舟行环境的再次强调,也是对人生旅途充满未知与变幻的感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以及对旅途中复杂情感的深刻洞察。
岁在昔,时否屯。河阳狩,沧海浑。将惰骄,霸棘分。
盗连行,兵蜂屯。公决策,摭雾雰。丰豕封,群羊奔。
佩橐鞬,朝帝阍。奸气詟,圣道尊。三阶明,万室欢。
帝籍功,永不刊。愿寿公兮公永安。
人生不相知,白头反如新。
知心不在久,觌面还成亲。
况我五安师,二妙俱可人。
元龙百尺楼,人物谁与邻。
风流小安丰,玉树高嶙峋。
联翩两竹舆,访我南坡春。
遂遣小叔雅,娱此照坐宾。
王春三月雨,浸浸如游尘。
是日天为喜,霁色明清晨。
各携古锦囊,共出画苑珍。
太邱重千载,高标澹风神。
丹铅表丘壑,制度殊冠巾。
渊明撷秋菊,醉面玉色匀。
龙眠赋远游,濯发天池滨。
二老不并世,异世真同论。
当年天厩马,调御皆服驯。
绝域来象龙,地行俱麒麟。
老眼阅神骏,摩挲得逡巡。
客意亦复悦,领我杯中醇。
尚苦江夏帖,入我幽梦频。
倒箧倘有意,叩门君勿嗔。
《相之季共各携李伯时画轴见过分韵得人字》【宋·周紫芝】人生不相知,白头反如新。知心不在久,觌面还成亲。况我五安师,二妙俱可人。元龙百尺楼,人物谁与邻。风流小安丰,玉树高嶙峋。联翩两竹舆,访我南坡春。遂遣小叔雅,娱此照坐宾。王春三月雨,浸浸如游尘。是日天为喜,霁色明清晨。各携古锦囊,共出画苑珍。太邱重千载,高标澹风神。丹铅表丘壑,制度殊冠巾。渊明撷秋菊,醉面玉色匀。龙眠赋远游,濯发天池滨。二老不并世,异世真同论。当年天厩马,调御皆服驯。绝域来象龙,地行俱麒麟。老眼阅神骏,摩挲得逡巡。客意亦复悦,领我杯中醇。尚苦江夏帖,入我幽梦频。倒箧倘有意,叩门君勿嗔。
https://shici.929r.com/shici/dJeH2BM4.html
王郎巧催花,妙语起槁枯。
譬如返魂香,能使死者苏。
诗成花亦开,小草时卷舒。
颇如风前柳,胜韵花中无。
蓬斋姑射仙,不待折简呼。
芳姿倚醉玉,未用须人扶。
自君作周旋,此德良不孤。
移根始山中,一笑烦王都。
坐令桃李花,浅俗皆凡夫。
棐几滑以净,云窗窈而虚。
酽白夺寒雪,软红空九衢。
我久离山中,问花今何如。
殷勤培弱干,何日课獠奴。
于花苟得计,于我亦何愚。
此意倘复遂,瘦地良可锄。
诵君种花句,抚卷长嗟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