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迦山上古祗林,白马西来峡口深。
月出尔时楼阁影,风还如是海潮音。
若非鹦鹉元能语,谁解莲花不染心。
五十三员知识尽,可劳踪迹问浮沉。
落迦山上古祗林,白马西来峡口深。
月出尔时楼阁影,风还如是海潮音。
若非鹦鹉元能语,谁解莲花不染心。
五十三员知识尽,可劳踪迹问浮沉。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名为《题候涛山观音寺寺徙自落迦》。诗中描绘了落迦山上古祗林的宁静与庄严,白马穿越深峡的壮丽景象,以及月光下楼阁的影子与海潮的声音交织成的和谐画面。诗人通过“鹦鹉”与“莲花”的比喻,表达了对智慧与纯净心灵的追求。最后,诗人感慨于知识的丰富与人生的无常,引人深思。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尝闻陶彭泽,解印归匡庐。
今见冯海昏,辞官还隐居。
贤人五百年,间生信非虚。
清风激贪冒,白云同卷舒。
家山列画屏,绿水环庭除。
秋清对吟尊,羲皇人不如。
祇今建昌民,方话大冯君。
何必遗爱碑,政声人尽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