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福安府第二十九》
《福安府第二十九》全文
宋 / 文天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萧]韵

崔嵬扶桑日,阔会沧海潮。

倾都看黄屋,此意竟萧条。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ānèrshíjiǔ
sòng / wéntiānxiáng

cuīwéisāngkuòhuìcānghǎicháo

qīngdōukànhuángjìngxiāotiáo

翻译
巍峨的太阳从扶桑升起,广阔的大海掀起汹涌的潮汐。
全城的人都来围观那黄色的宫殿,但这种景象却显得空荡和冷清。
注释
崔嵬:形容高大雄伟。
扶桑:古代神话中的东方日出处,象征着东方或远方。
阔会:形容场面宏大。
沧海:形容大海深广,常用来比喻广阔的胸怀或无尽的忧思。
黄屋:古代帝王的居所,因其墙壁涂黄而得名,象征皇权。
萧条:形容冷落、空寂。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文天祥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江山社稷的关切和悲凉情感。全诗采用了古典诗词中的夸张手法,以“崔嵬扶桑日”开篇,形象地描绘出太阳被巨石般的阴霾所掩盖的景象,暗示着光明与正义被压制的情状。接着,“阔会沧海潮”则通过广大无垠的大海和汹涌澎湃的潮水,展现了诗人心中的不平与愤懑。

“倾都看黄屋”一句,借用历史上的“黄屋”作为象征,指代着王权或国家政权。这里的“倾都”可能暗示着政权的动摇和危机。而最后,“此意竟萧条”,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这种局势时内心的无奈与悲凉,以及对于未来前景的迷茫和不确定性。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形象,抒发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严肃的历史关怀,是一篇融合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于一体的杰出之作。

作者介绍
文天祥

文天祥
朝代:宋   字:履善   籍贯:浮休道   生辰:1236.6.6-1283.1.9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
猜你喜欢

新村阻水

前途闻火整装回,又向新村值水灾。

纵道人生为客好,这般风味稍关怀。

(0)

悼网山

福清一半海为田,创邑今垂五百年。

伧蛮世革儒风起,西塘生在网山前。

介夫凛凛松筠操,月鱼识解文章到。

黄檗休誇十二峰,乌窠白屿空餐过。

(0)

拟别为浙江之行

两浙汇缘未,聊穷福建回。

雪盐晞黑土,朱李细黄梅。

男子皆强斗,村姑亦懒腮。

在家无活计,此路欠芒鞋。

(0)

水龙吟.次韵寄别叶尹

花骢柳外频嘶,使君底事拼人去。

圯桥风月,睢陵桃李,几回良遇。

我待君来,他催君去,谁留君住。

想尊空北海,诗成东阁,这都是、欢娱处。

宝月才圆又缺,况人生、会难离易。

驭风无计,缩地无术,问天无语。

枯海为炉,赭山为炭,尽烧愁绪。

把一心天地,一家南北,此身堪寄。

(0)

古诗四首奉寄陈宗之兼简敖臞翁·其二

君隐万人海,啸咏足胜流。

我堕寂寞滨,嵌岩一筇秋。

蟠郁向谁吐,天围芦荻洲。

劈箭客帆去,何日回吾舟。

(0)

蛙斋

渴饮尝不足,凿井偶清疏。

井边旧墙屋,涂塈为我居。

念彼作者劳,容膝已有馀。

开窗近檐楹,天光满图书。

汲水屡洒扫,尘去延空虚。

外洁内亦清,体胖气加舒。

缅怀埳中蛙,乐岂羡虾鱼。

相君宅新府,文木森周庐。

侯门多结驷,赐金每论车。

身外无我亲,傥来物固疏。

日食夜以息,大小则皆如。

况无百岁人,贵贱同丘墟。

但可蔽风雨,且以永居诸。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