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闻为客过苍梧,休说携家归镜湖。
山水颠狂应尽在,鬓毛凋落免贫无。
和僧抢入云中峭,带鹤驱成涧底孤。
春醉醒来有馀兴,因人乞与武陵图。
久闻为客过苍梧,休说携家归镜湖。
山水颠狂应尽在,鬓毛凋落免贫无。
和僧抢入云中峭,带鹤驱成涧底孤。
春醉醒来有馀兴,因人乞与武陵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寄顾蟾处士》。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山水之美的赞叹。
“久闻为客过苍梧”,表达了诗人长时间听闻友人在遥远的地方漂泊,苍梧可能指的是一个充满苍茫气息的地方,给人一种萧索感。这里通过“久闻”二字,可以体会到诗人对朋友的牵挂与关心。
“休说携家归镜湖”,则是劝慰友人不要再提及带着家眷回到镜湖的情景。镜湖通常象征着平静和清澈,诗人可能希望朋友能够找到一片宁静之地。
接下来的两句,“山水颠狂应尽在,鬓毛凋落免贫无。”表达了对自然界壮丽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友人年华老去、贫穷生活状态的慨叹。诗中“山水颠狂”形容的是大自然的力量与美丽,而“鬓毛凋落免贫无”则是对朋友境遇的一种同情。
“和僧抢入云中峭,带鹤驱成涧底孤。”这里的“和僧”可能指的是与一位居住在山中的和尚一道,共同体验自然之美。诗人通过“抢入云中峭”和“带鹤驱成涧底孤”这两句,展现了对高远、深邃自然景观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愿望。
最后,“春醉醒来有馀兴,因人乞与武陵图。”诗人在春日酒醒后,还残留着一些欢愉之情,于是请求友人赠送一幅描绘武陵景色的画作。武陵常被用来形容美丽的山水,这里可能代表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以及对友情深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宁静生活的心境。
芳年临上巳,令节庆千春。
历纪天开子,杓回月建辰。
四城佳气合,三殿曙光新。
禁钥通关早,宫壶转漏频。
驾从星户入,乐向露台陈。
中使催班急,西驹立仗驯。
烛楼晴吐日,香几暖霏尘。
柳色笼雕辇,兰薰袭绣茵。
虎貔雄武弁,鹓鹭肃朝绅。
王室分封盛,宗藩展礼亲。
南山齐献寿,四境共称仁。
胜事宜修述,才疏愧小臣。
丰屋虽万间,所托在寻尺。
南窗极低小,亦足容我膝。
知止庶不殆,适性聊自佚。
邈哉古之人,瞻彼江上宅。
桑麻被墟曲,榆柳荫沟术。
有子学书史,有田艺黍稷。
于焉悦亲戚,且以御宾客。
赫赫通侯居,荣观亘阡陌。
持盈谅弗戒,百鬼瞰其室。
永怀栗里翁,旷达有清识。
欣赏方在兹,庶用警晨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