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天庙下西京道,巫女纷纷走似烟。
手把纸钱迎过客,遣求恩福到神前。
金天庙下西京道,巫女纷纷走似烟。
手把纸钱迎过客,遣求恩福到神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宗教场景,展现了古人对神灵的崇拜与祈求。金天庙下,是指华山脚下的金天庙,这里是古代祭祀和祈福之地。而“西京道”则是诗人行走的道路,西京通常指的是长安,即今陕西省西安市。
“巫女纷纷走似烟”,这里的“巫女”指的是专门从事宗教仪式的女性,她们在庙宇周围忙碌地走动,就像轻柔的烟雾一般,给人一种神秘而飘渺的感觉。这个意象不仅展示了当时宗教活动的繁盛,也反映出巫女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手把纸钱迎过客”一句,则描绘了一种常见的情景,即巫女或者庙宇中的执事者手持纸制的金银财宝(纸钱),迎接来往的行人,希望他们能够在神灵面前祈求恩福。
最后,“遣求恩福到神前”表达了人们通过宗教仪式寻求神灵恩惠的愿望。这里的“遣求”意味着通过巫女或者其他宗教人员作为中介,将自己的愿望和请求传递给神灵,希望得到神灵的保佑和福祉。
整首诗通过对金天庙周围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人们对于神灵恩惠的渴求,展现了唐代社会中宗教信仰的一隅。
一片残阳景,朦胧淡月中。
兰芽纡嫩紫,梨颊抹生红。
琴阮资清格,冠簪养素风。
烟霄半知足,吏隐少相同。
踰年间生死,千里旷南北。
家居无见期,况乃异乡国。
破尽裁缝衣,忘收遗翰墨。
独有缬纱帱,凭人远携得。
施张合欢榻,展卷双鸳翼。
已矣长空虚,依然旧颜色。
裴回将就寝,徙倚情何极。
昔透香田田,今无魂恻恻。
隙穿斜月照,灯背空床黑。
达理强开怀,梦啼还过臆。
平生贫寡欢,夭枉劳苦忆。
我亦距几时,胡为自摧逼。
烛蛾焰中舞,茧蚕丛上织。
燋烂各自求,他人顾何力。
多离因苟合,恶影当务息。
往事勿复言,将来幸前识。
家世宅关辅,胜带宦王城。
备闻十帝事,委曲两都情。
倦见物兴衰,骤睹俗屯平。
翩翻若回掌,恍惚似朝荣。
穷途悔短计,晚志重长生。
从师入远岳,结友事仙灵。
五图发金记,九籥隐丹经。
风餐委松宿,云卧恣天行。
冠霞登彩阁,解玉饮椒庭。
暂游越万里,少别数千龄。
凤台无还驾,箫管有遗声。
何时与汝曹,啄腐共吞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