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和》
《自和》全文
宋 / 王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一片残阳景,朦胧淡月中。

兰芽纡嫩紫,梨颊抹生红。

琴阮资清格,冠簪养素风。

烟霄半知足,吏隐少相同。

(0)
注释
一片残阳景:指夕阳西下时的景色,残阳表示太阳即将落山。
朦胧淡月中:朦胧指月光模糊不清,淡月形容月亮不太明亮。
兰芽纡嫩紫:兰芽是兰花的嫩芽,纡嫩紫形容兰花芽柔软且呈紫色。
梨颊抹生红:梨颊比喻人脸颊的形状像梨一样,抹生红指像涂了自然的红色,形容梨花的美丽。
琴阮:中国传统弹拨乐器,琴通常指古琴,阮是类似琵琶的乐器。
资清格:资这里是赋予的意思,清格指高洁的品格或风格。
冠簪:古代男子束发的饰品,这里代指士大夫或文人。
养素风:养维持,素风指朴素的风气或风度。
烟霄:高远的天空,常用来比喻高位或高尚的境界。
半知足:对达到一定高度的生活感到部分满足。
吏隐:指身在官场却向往隐居生活的心态或实践。
少相同:很少有相同之处,即官场生活与隐逸生活差异大。
翻译
夕阳余晖中一片景象,朦胧的淡月悄然升起。
兰花幼芽弯曲着嫩紫色,梨花仿佛擦上了自然的红晕。
琴与阮的音乐赋予了高洁的品格,戴冠插簪显现出朴素的风范。
半满足于高远的云霄之境,做官与归隐的生活少有相似之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在落日余晖中对美好事物的赏析和内心的情感流露。"一片残阳景,朦胧淡月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那逐渐隐退的太阳与初升的月亮交相辉映的瞬间,透露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接着,“兰芽纡嫩紫,梨颊抹生红”描绘的是植物世界的美丽,兰花和梨花各自展现它们独特的色彩与生机,通过对比鲜明的颜色差异,强化了诗中的意象。

"琴阮资清格,冠簪养素风"则转向文化和个人修养的层面。琴是一种古代的乐器,而簪是装饰头发的物品,这两句表达了对高洁、纯净生活态度的追求。

最后,“烟霄半知足,吏隐少相同”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与满足。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和他人,要知足常乐,保持内心的平静,不必过分关注外界纷扰。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文化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审美观念和精神追求,是一首充满哲理与美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周
朝代:明

猜你喜欢

和丁使君惠赠·其二

杜老才高笔有神,却誇庾信句清新。

方惭丑女依西子,更觉常星望北辰。

眼底向来无作者,世间此去有诗人。

交情何似吟情好,托契犹堪慰老身。

(0)

和丁大卿韵

久回俗驾向山中,无复诗骚见古风。

方喜故人千里至,更容清夜一尊同。

宾筵谈笑知无敌,笔力追陪愧未工。

自古诗人难并世,归期那敢话匆匆。

(0)

极目亭有怀韩常伯

先生种柳已成围,柳外孤亭但夕晖。

如觉隐侯前日去,不知丁令几时归。

云帆夜夜沙头落,风叶年年城上飞。

吊古登临仰词伯,苦吟精思入幽微。

(0)

禁中闻杜鹃

飞叫入仙城,千门夜未扃。

那知清禁里,却有野人听。

(0)

赋巩丈鹦鹉三首·其二

紫燕黄鹂亦言语,或依帘幕或穿花。

较量爱重无如汝,合在华堂富贵家。

(0)

渔舍

渔舍时时须一到,水光山色净相亲。

玉肌花貌不须替,自有阳台行雨人。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