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漫潭洞波,合沓崿嶂云。
涨岛远不测,冈涧近难分。
幽篁愁暮见,思鸟伤夕闻。
以此藉沈痾,栖迹别人群。
结言非尽书,有念岂敷文。
澜漫潭洞波,合沓崿嶂云。
涨岛远不测,冈涧近难分。
幽篁愁暮见,思鸟伤夕闻。
以此藉沈痾,栖迹别人群。
结言非尽书,有念岂敷文。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鲍照的作品,名为《自砺山东望震泽》。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挚表达。
“澜漫潭洞波,合沓崿嶂云。” 这两句描写了水流在岩石间奔腾,形成回旋的波涛,同时天空中积聚着层叠的山岭和云雾。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刻画,展现了诗人眼中的壮丽景象。
“涨岛远不测,冈涧近难分。” 这两句则表达了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甚至连岛屿的大小和山谷的界限都变得模糊难辨。这里传递出一种超越常人的视野和感知能力,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幽篁愁暮见,思鸟伤夕闻。” 这两句诗转而描绘了一种幽静、愁苦的情景。黄昏时分,看到的是孤独忧郁的景象,而听到的是鸟儿归巢时带来的悲伤情怀。这表明诗人内心深处的寂寞与哀愁。
“以此藉沈痾,栖迹别人群。”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心理状态,他选择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寻求慰藉,以缓解内心的烦恼和病痛,并通过离开喧嚣的人群来安置自己的身心。
“结言非尽书,有念岂敷文。”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说的话远不止这些文字所能承载,他的心中充满了感慨与思绪,而这些文字只能是他情感的一部分展现。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情感流露,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精神寄托的诗人态度。
庆吊从来不下堂,漫劳善颂费雕章。
自嗤梦已空花散,更看诗为寐语忙。
论每阔疏时所弃,才称美秀上难忘。
我宜屏迹君当起,出处相违恐两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