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老才营一把茅,前临官路后林坳。
最宜鸡犬无邻舍,好放牛羊有近郊。
春韭采来胜市食,秋鲈留取续山肴。
吾庐谁道难寻觅,古树排门尽鹊巢。
投老才营一把茅,前临官路后林坳。
最宜鸡犬无邻舍,好放牛羊有近郊。
春韭采来胜市食,秋鲈留取续山肴。
吾庐谁道难寻觅,古树排门尽鹊巢。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高翥的《投老》,描绘了诗人晚年归隐生活的恬静与惬意。首句“投老才营一把茅”,表达了诗人年事已高,选择在简陋茅屋中安度晚年。接下来的两句“前临官路后林坳”,点明居所位置,既靠近人烟稍多的官路,又背靠宁静的林地,显示出诗人对隐居环境的选择。
“最宜鸡犬无邻舍,好放牛羊有近郊”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自由,没有邻居打扰,可以尽情放牧,享受田园乐趣。诗人强调的是与自然的亲近和生活的简单。
“春韭采来胜市食,秋鲈留取续山肴”则通过描述春天采摘新鲜韭菜,秋天捕获鲈鱼,表达了诗人对自给自足生活的满足和对美食的享受。这里流露出他对城市生活的不屑和对乡野生活的热爱。
最后,“吾庐谁道难寻觅,古树排门尽鹊巢”以自嘲的口吻说,尽管居所看似偏远,但因为鸟儿筑巢,反而显得生机勃勃,暗示出诗人内心的满足和对隐居生活的喜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晚年归隐生活的闲适与自得,以及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向往。
山心知我好灵奇,幻景齐归风雨时。
始至相看犹偃蹇,稍深忘倦共迷离。
此时坐对烟溪上,殊形诡意争来向。
峥嵘列岫假神工,突兀孤峰凭鬼匠。
须臾影国变疑城,云收雾卷碧霄清。
五夜微霜林外白,寒空晓日数峰生。
奔湍稍定峰渐豁,水色山光同洗抹。
倦眼初逢物象新,大钧仍许阴阳割。
割去天边剩目形,众山皆醉我独醒。
微吟漫倚扁篷立,笔落还摇万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