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道,投老倦游归。七十古来稀。藕花雨湿前湖夜,桂枝风澹小山时。怎消除?须殢酒,更吟诗。
也莫向竹边孤负雪。也莫向柳边孤负月。闲过了,总成痴。种花事业无人问,惜花情绪只天知。笑山中:云出早,鸟归迟。
长安道,投老倦游归。七十古来稀。藕花雨湿前湖夜,桂枝风澹小山时。怎消除?须殢酒,更吟诗。
也莫向竹边孤负雪。也莫向柳边孤负月。闲过了,总成痴。种花事业无人问,惜花情绪只天知。笑山中:云出早,鸟归迟。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最高楼·其一》,表达了词人年老归隐后的闲适与感慨。开篇"长安道,投老倦游归",以长安作为象征,透露出词人厌倦了官场生涯,选择回归田园的决心。"七十古来稀"则感叹岁月不饶人,人生已进入老年。
接下来的两句"藕花雨湿前湖夜,桂枝风澹小山时"描绘了宁静的湖光山色,雨打荷花,清风拂桂,营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反映出词人对自然的热爱和享受。
"怎消除,须?酒,更吟诗",诗人借酒吟诗来排遣心中的郁结,寻求心灵的慰藉。"也莫向、竹边孤负雪"和"也莫向、柳边孤负月",进一步强调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不愿错过任何赏心悦目的景致。
"闲过了,总成痴",表达了词人对闲适生活的执着和痴迷,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孤独感。"种花事业无人问,对花情味只天知",写出词人虽无人理解,但依然坚守自己的兴趣和情感,只有大自然能共享这份深情。
最后三句"笑山中,云出早,鸟归迟"以山中云起鸟归的自然景象作结,寓言自己虽然身处山林,但心境如云般自由,对尘世的留恋和对自然的亲近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深沉而富有哲理的画面。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描绘归隐生活中的点滴,展现了词人内心的矛盾与解脱,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凌晨带月上竹舆,荷君封送两卷书。
朦胧未省何文字,中道晓色来徐徐。
乃是约斋甲乙藁,惊喜遽读味新好。
一篇一篇奇益奇,閒姿雅态云生岛。
石泉竹月风萧萧,斗牛剑气秋空高。
意度横出不可速,洒洒落落真诗豪。
慇勤厚意何以报,熟复谨藏永为好。
大雅不作继者谁,恐非少陵所可到。
君心自是思无邪,何假于中植奇葩。
男儿要当追配古圣贤,岂能更与凡卉争春华。
寿酒如渑,拼一醉、劝君休惜。
君不记、济河津畔,当年今夕。
万丈文章光焰里,一星飞堕从南极。
便御风、乘兴入京华,班卿棘。君不是,长庚白。
又不是,严陵客。只应是,明主梦中良弼。
好把袖间经济手,如今去补天西北。
等瑶池、侍宴夜归时,骑箕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