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访李生郊居》
《访李生郊居》全文
宋 / 宋庠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林下一逢迎,幽人此养生。

歌嬉入尧壤,种树漏秦坑。

岁晏农囷实,宾欢野馔盈。

松黄浮晚酒,薇叶芼晨羹。

霜树榴房绽,阳畦药甲荣。

归轩且莫驾,孤月在山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访fǎngshēngjiāo
sòng / sòngxiáng

línxiàféngyíngyōurényǎngshēng

yáorǎngzhǒngshùlòuqínkēng

suìyànnóngqūnshíbīnhuānzhuànyíng

sōnghuángwǎnjiǔwēimàochéngēng

shuāngshùliúfángzhànyángyàojiǎróng

guīxuānqiějiàyuèzàishānyíng

注释
林下:树林之下。
幽人:隐士。
尧壤:传说中的尧帝之地。
秦坑:秦朝的遗迹。
岁晏:年底。
农囷:粮仓。
野馔:野外的宴席。
松黄:松脂。
薇叶:一种野菜。
芼:采摘。
榴房:石榴的果实。
药甲:药草的叶子。
归轩:回家的车马。
山楹:山边的屋檐或栏杆。
翻译
在林下相遇,隐士在此修身养性。
歌声嬉戏于尧帝的土地,种植树木穿越秦朝的遗迹。
年终时农田满载,宾客欢聚野外佳肴丰富。
松脂漂浮在夜晚的酒中,早晨的羹汤用薇菜烹制。
霜降后石榴花开,药草在阳光下的园子里生机勃勃。
回家的车马暂且停下,因为孤独的月亮挂在山梁之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与享受。

“林下一逢迎,幽人此养生。”开篇便以亲切的语气描绘了一种偶遇,在林下邂逅的自然景象和生活方式,"幽人"二字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歌嬉入尧壤,种树漏秦坑。”这里通过“歌嬉”表达了欢乐、自在的情感,而“种树漏秦坑”则显示出诗人对于自然的尊重与融合,以及对古代文化遗迹的怀念。

“岁晏农囷实,宾欢野馔盈。”岁月静好,农业丰收,朋友相聚,共享田园之乐。这种描写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松黄浮晚酒,薇叶芼晨羹。”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如松、黄、浮、酒等词汇,诗人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得的情境,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清新脱俗。

“霜树榴房绽,阳畦药甲荣。”这里则是对冬日景象的描写,通过霜、榴、药等元素,诗人展现了自然界在不同季节中的美丽与生命力。

“归轩且莫驾,孤月在山楹。”结尾两句则表达了一种归隐之心,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或他人,在适当的时候停下脚步,返回到那宁静的山林之中,与自然为伴,而那“孤月”更增添了一份超脱尘世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自然美景和古文化遗迹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宋庠

宋庠
朝代:宋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猜你喜欢

泛麟湖

麟湖迢递片帆飞,夜月孤悬野烧微。

浊酒漫酾聊遣兴,霜毛初变慨知非。

停桡茅屋舂声急,路入寒塘渔唱稀。

楚客久谙虾菜味,五侯缨冕重相违。

(0)

石门夜泊

驿路迢迢送夕阳,石门湾共泊连樯。

买鱼人唤溪边棹,乞米僧归竹下房。

枫叶经霜多自落,罗衣临水不胜凉。

且沽尊酒浇离思,明日看山认故乡。

(0)

读史四首·其二

太宗剪隋乱,英武如神明。

惜哉绝世主,所学竟非成。

赏忠乐谏争,廷辱疑臣卿。

蕴古未为过,亟死遭严刑。

汉主六七作,文帝臻隆平。

恭俭出天性,懿德久逾真。

二君屹相望,允称汉唐英。

功业在青史,班班如日星。

(0)

登大观亭

名胜占舒州,儿时竹马游。

江声无昼夜,山色自春秋。

余墓鼯鼪啸,韩祠蝙蝠投。

白云将古意,千载共悠悠。

(0)

竹里

竹裹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

闲眠竟日无人到,自有春风为扫门。

(0)

哭夫子

回忆分离出世外,吾携稚子返家园。

全君名节甘贫苦,无限伤心不敢言。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