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寿参知蒋象岩年丈时避地荆州》
《寄寿参知蒋象岩年丈时避地荆州》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帝都花下佛名经,独旅荆南汉客星。

贵竹几年无解甲,辽城何日拟还丁。

寓公且赋非吾士,太史仍书旧御屏。

当宁即今勤宪老,四朝人物剩仪刑。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名为《寄寿参知蒋象岩年丈时避地荆州》。董其昌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感慨,以及对友人蒋象岩的深切关怀。

首联“帝都花下佛名经,独旅荆南汉客星”,以对比手法开篇,将帝都繁华与个人孤旅形成鲜明对照,形象地描绘出诗人远离京城,独自漂泊在荆州的景象,如同一颗孤独的汉客星,在夜空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颔联“贵竹几年无解甲,辽城何日拟还丁”,通过“贵竹”和“辽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蒋象岩长期在外,无法归家的关切之情。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也蕴含了对战乱、离散的无奈与哀叹。

颈联“寓公且赋非吾士,太史仍书旧御屏”,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诗人自称为“寓公”,表示自己并非此地之人,暗示了他内心的流离感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同时,引用“太史仍书旧御屏”这一典故,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传统价值的尊重。

尾联“当宁即今勤宪老,四朝人物剩仪刑”,转向对友人蒋象岩的赞美与祝福。诗人称蒋象岩为“勤宪老”,意指他历经四朝,依然保持着高尚的品德和严谨的法度,是对蒋象岩人格魅力的高度评价。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长寿、安享晚年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历史和传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董其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过郑曲

路向荣川谷,晴来望尽通。

细烟生水上,圆月在舟中。

岸势迷行客,秋声乱草虫。

旅怀劳自慰,淅淅有凉风。

(0)

赋四相诗·其一中书令汉阳王张柬之

周历革元命,天步值艰阻。

烈烈张汉阳,左袒清诸武。

休明神器正,文物旧仪睹。

南向翊大君,西宫朝圣母。

茂勋镂钟鼎,鸿劳食茅土。

至今称五王,卓立迈万古。

(0)

登玄元庙

古庙川原迥,重门禁籞连。

海童纷翠盖,羽客事琼筵。

御路分疏柳,离宫出苑田。

兴新无向背,望久辨山川。

物外将遗老,区中誓绝缘。

函关若远近,紫气独依然。

(0)

酬李司兵直夜见寄

江城闻鼓角,旅宿复何如。

寒月此宵半,春风旧岁馀。

徒云资薄禄,未必胜闲居。

见欲扁舟去,谁能畏简书。

(0)

段九秀才处见亡友吕衡州书迹

交侣平生意最亲,衡阳往事似分身。

袖中忽见三行字,拭泪相看是故人。

(0)

秋日闲居二首·其二

先忆花时节,家山听更归。

爱诗看古集,忆酒典寒衣。

睡少身还健,愁多食不肥。

自怜疏懒性,无事出门稀。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