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忆花时节,家山听更归。
爱诗看古集,忆酒典寒衣。
睡少身还健,愁多食不肥。
自怜疏懒性,无事出门稀。
先忆花时节,家山听更归。
爱诗看古集,忆酒典寒衣。
睡少身还健,愁多食不肥。
自怜疏懒性,无事出门稀。
此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秋日的闲适生活。开篇“先忆花时节,家山听更归”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春花时节的怀念,以及夜深人静之际,倾听着家乡的钟声而心生归意。这里的“花时节”不仅指物质世界的季节变换,更蕴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流转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接着“爱诗看古集,忆酒典寒衣”两句,则展示了诗人的文化生活。他热爱阅读古代诗文,这些积淀下来的文化遗产成为了他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同时,他也回忆起过去与朋友共同饮酒时的情景,那些温馨的片段如今只能用寒冷的衣物来比喻,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睡少身还健,愁多食不肥”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他虽然睡眠不足,但身体尚且健康;然而,由于忧虑过多,即便是丰盛的饮食也无法使他长胖,这反映出了内心的不安与烦恼。
最后,“自怜疏懒性,无事出门稀”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自我同情和对自身性格的洞察。诗人对于自己性格中的疏懒(即懒惰或不够坚决)感到自怜,同时,由于没有什么大事,他很少外出,仅在无事可做时偶尔踏出家门,这也从侧面映衬出了他的内向和宁静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勾勒出一位唐代文人在秋天的平淡而又充满情感的独处时光。
颓阳匿岩罅,众牝积阴翳。
倭迟篆路中,榛篁互亏蔽。
坡转陡光明,呀然露峰髻。
绀殿蟠其根,啜荈从所憩。
指点青菡萏,亭亭立云际。
怪松郁垂盖,悬栈固盘蒂。
慑险笑群懦,践夕励孤锐。
登顿薄天衢,迥出人间世。
仰扪昼有星,俯躏暝无地。
一气明晦间,众顶攒琐细。
贡湖三万顷,练影付摇曳。
去美景不延,来奇日将曀。
眷眷下烟萝,一镫寺门闭。
不知何处云,飞作兹山石。
嵯峨各异势,纷诡不一格。
春雷怒万笋,阊阖排戈戟。
石腹裂百窍,吞吐云烟百。
雨余云不归,来往此中宅。
有时铺作海,万青环一白。
蛟龙恣变现,怒鼓天涛赫。
谁凿混沌天,而无斧痕迹。
变幻各纵奇,不复就绳尺。
石间松尽眠,石外水皆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