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暮至花山寺上莲峰顶》
《暮至花山寺上莲峰顶》全文
清 / 贝青乔   形式: 古风

颓阳匿岩罅,众牝积阴翳。

倭迟篆路中,榛篁互亏蔽。

坡转陡光明,呀然露峰髻。

绀殿蟠其根,啜荈从所憩。

指点青菡萏,亭亭立云际。

怪松郁垂盖,悬栈固盘蒂。

慑险笑群懦,践夕励孤锐。

登顿薄天衢,迥出人间世。

仰扪昼有星,俯躏暝无地。

一气明晦间,众顶攒琐细。

贡湖三万顷,练影付摇曳。

去美景不延,来奇日将曀。

眷眷下烟萝,一镫寺门闭。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贝青乔的《暮至花山寺上莲峰顶》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诗人行至花山寺,登顶莲峰的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颓阳匿岩罅”、“众牝积阴翳”展现了傍晚时分阳光斜照山岩的晦暗,以及树木丛生的阴暗环境。“坡转陡光明”则描绘了山路的陡峭和突然出现的明亮。诗人欣赏着“绀殿蟠其根”的莲花,以及“亭亭立云际”的松树,感叹自己的勇气和决心。

在登顶过程中,诗人体验到了“慑险笑群懦”和“践夕励孤锐”的心境,表现出面对艰险的豪情。他置身于“一气明晦间”的天地之间,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万物的微妙变化。最后,他遥望贡湖的广阔水面,感叹美景易逝,而“去美景不延,来奇日将曀”,表达对未来的期待与感慨。

诗人在暮色中离开,恋恋不舍地望着下方的烟萝,寺庙的大门已关闭,留下了一种宁静而寂寥的氛围。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清幽而深远的意境。

作者介绍

贝青乔
朝代:清

贝青乔(1810~1863)清代晚期杰出爱国诗人。字子木,号无咎,又自署木居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晚清诸生,出身低层士人家庭。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爆发,投效奕经军幕,参加浙东抗英斗争,写下《咄咄吟》一百二十首绝句。同治二年(1863)赴直隶总督刘长佑之聘,卒于北上途中。 国学家钱仲联称贝青乔、曾国藩、陈沆、郑珍与何绍基为道咸诗坛的五虎大将。严迪昌《清词史》称其为鸦片战争时期的“诗史型诗人”。
猜你喜欢

踏莎行

小阁妆才,回廊立遍。中门映处侬初见。

青梅竹马一年年,而今不是当时面。

刬袜描鸳,搔头隔燕。千金不换华年转。

紫薇花顶日低横,簸钱声是谁家院。

(0)

临江仙

蓦忆湘纯门外柳,灵根移种天涯。

东风吹梦不因花。心香商鼎篆,臂钏楚衣纱。

林角斜阳悬不住,枉教人恋湘霞。

脸红眉翠逗些些。千丝凭越客,一舸是儿家。

(0)

虞美人

前生种下相思种,转眼都如梦。

此心如水只长流,如许潇湘能放几多愁。

楼台惆怅还犹昨,往事思量著。

应知青鸟有时通,同去桃源深洞路重重。

(0)

贺新凉.九霄顶,北山第一高处

一朵荣州翠。是人閒、埃风净处,万年秋气。

大势山形雄西北,乱阜镵天无次。

似大海、鲸牙千队。

盲左腐迁传战纪,纵文澜、百怪浑如此。

松风响,天鹅翅。高台合向峰尖起。

坐台中、呼来皓月,问开天事。

一臂苍苍陵州界,横绝铁山围地。

铁山下、拥斯茫水。

晋代蛮荒诸葛迹,洒长空、不尽神州泪。

阵云在,江声里。

(0)

菩萨蛮四首·其二飞卿韵

苍天长保红颜好,苍天莫遣红颜老。

携手祝苍天,百年同枕眠。

蟾蜍圆几月,潘鬓惊凋谢。

桃叶是同乡,相亲无别肠。

(0)

百字令

一秋过了,看东篱凋槁,霜下谁杰。

独立略无迟暮感,自是义熙遣孑。

位置南荣,瓦盆未厌,花好还须叶。

寒泉相慰,从来不借馀热。

犹记老圃亲浇,数丛留殿,纯白逾冰雪。

澹到无言偏耐久,岂有缁尘能涅。

转眼阳生,与梅交代,芳意何曾歇。

落英餐彀,晚香存几休折。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