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栖涧谷,出入在丘樊。
水涨池痕阔,春深柳色繁。
雨花欹半落,风燕剧双翻。
属目聊成适,从心不作烦。
归来栖涧谷,出入在丘樊。
水涨池痕阔,春深柳色繁。
雨花欹半落,风燕剧双翻。
属目聊成适,从心不作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步于山林间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首句“归来栖涧谷,出入在丘樊”展现了一种回归自然、与山林为伴的生活态度,仿佛诗人已融入这山水之间,自在而安逸。
接着,“水涨池痕阔,春深柳色繁”两句,通过水涨池面更显开阔和春深时柳树浓绿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自然风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满足。
“雨花欹半落,风燕剧双翻”则进一步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雨珠斜斜落下,燕子在风中翻飞,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映射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欣赏。
最后,“属目聊成适,从心不作烦”表达了诗人沉浸于眼前的美景,心灵得到了真正的放松与满足,不再为世俗烦恼所困扰,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境,以及从中获得的心灵慰藉,体现了明代文人追求自然、崇尚简朴生活的审美情趣。
太守今谁招,虚堂扫华绮。
一镜三尺屏,烟翠纳千里。
荒土无六朝,古愁乱难理。
但馀金粉痕,糁落大江水。
西驰日过中,东帆行未已。
绿密如冻云,楼阁罨其底。
远近无数箫,搀杂鸟声起。
迢迢北固山,娟然隔花睨。
夕发婆罗店,晓涉滹沱河。
东乌跃初赤,血色浑盘涡。
冲摇野麦尽,狼藉沙蒌多。
危梁下天雁,掠影如投梭。
白沟互通泄,其委桑乾摩。
上谷塞海户,千古扬颓波。
我马就淤浅,呼吸通鼋鼍。
严冬厉冰雪,险懔还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