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追尊皇太后挽词二首·其二》
《追尊皇太后挽词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德美钟岐嶷,荣华倍感伤。

一时朝野恨,百世本支长。

出祖悲无憾,因山俭有光。

他年过嵩洛,望拜裕陵旁。

(0)
翻译
美德如德美钟般深沉,荣耀繁华却令人感伤。
在那个瞬间,朝野上下充满愤恨,深远影响了百代的传承。
离开祖辈时心中并无遗憾,节俭的生活方式反而增添了光彩。
将来路过嵩山洛水,希望能拜谒裕陵的附近。
注释
德美:美德深厚。
岐嶷:才智出众。
荣华:荣耀繁华。
感伤:感到悲伤。
朝野:朝廷和民间。
恨:愤恨。
本支:家族分支。
长:深远影响。
出祖:离开祖先。
无憾:没有遗憾。
俭:节俭。
有光:增添光彩。
他年:将来。
嵩洛:嵩山和洛水。
裕陵:裕陵(可能指某位尊贵人物的陵墓)。
旁:旁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为追悼皇太后所作的挽词第二首。诗人赞扬了皇太后的美德和卓越才能,称其德行高尚,才智出众,即使在荣华中也深感人生的无常和悲伤。诗人表达了对朝野上下失去这样一位贤良之人的深深哀痛,认为她的影响深远,不仅是一时之事,而是百世子孙的楷模。

"出祖悲无憾",皇太后在生前或许对家族的传承感到欣慰,没有遗憾;"因山俭有光",她的节俭美德如同山川般永恒,增添了家族的光辉。最后,诗人想象未来自己经过嵩洛之地,希望能有机会在裕陵(皇太后的陵墓)旁表达敬意和怀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是对皇太后的赞美,也是对逝者深深的哀思,体现了苏辙作为文人士大夫的情感寄托和历史感慨。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予寓家龟溪赋廪郡故事郡将始至及其将行皆一

官供粥饭是官身,一岁三逢陌上春。
应有得闲人笑我,苦因何事去来频。

(0)

自县圃行梅化因成五绝

岁岁新花即旧花,生缘感旧自兴嗟。
先春莫惮传消息,催促东君早转车。

(0)

朝阳岩二首

石岸盘危磴,烟和晓日浓。
长桐应待凤,占水必藏龙。
老树藤多附,层崖路莫从。
平矶看浪没,峭壁任苔封。
箫韵生群籁,岚光簇众峰。
何时有达士,栖此信疏慵。

(0)

嘉泰二年岁在壬戌正月八日携家还里幕中诸友

乳穴佳名久欣慕,兹游直与心期副。
今朝萧散七枝筇,衰迟未觉跻攀苦。
湘南悬想碧云横,桂岭遥瞻烟霭暮。
招提钟磬出幽深,村疃牛羊自来去。
忽闻流水响潺潺,渐睹岩扃隔烟雾。
山蹊蹑履乱崎嵚,翠壁题名杂新故。
乍暌朱墨略官箴,稍觉追随剧幽趣。
绝知官里少夷途,始信闲中无窘步。
人生如此信可乐,谁向康庄塞归路。
共醉生前有限杯,浇我胸中今与古。
早知富贵如浮云,三欢归田不能赋。

(0)

送李按蔡之任

先生持使节,极力救生民。
郡县宁无弊,朝廷未有闻。
某官贪可去,若事屈宜伸。
更为君生说,如今可用文。

(0)

侨寄山居霍然几月凡见之於目闻之於耳者辄缀

幽居无事属山家,闭却柴门日未斜。
啼鸟一声惊梦觉,小窗闲坐听蜂衙。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