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美钟岐嶷,荣华倍感伤。
一时朝野恨,百世本支长。
出祖悲无憾,因山俭有光。
他年过嵩洛,望拜裕陵旁。
德美钟岐嶷,荣华倍感伤。
一时朝野恨,百世本支长。
出祖悲无憾,因山俭有光。
他年过嵩洛,望拜裕陵旁。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为追悼皇太后所作的挽词第二首。诗人赞扬了皇太后的美德和卓越才能,称其德行高尚,才智出众,即使在荣华中也深感人生的无常和悲伤。诗人表达了对朝野上下失去这样一位贤良之人的深深哀痛,认为她的影响深远,不仅是一时之事,而是百世子孙的楷模。
"出祖悲无憾",皇太后在生前或许对家族的传承感到欣慰,没有遗憾;"因山俭有光",她的节俭美德如同山川般永恒,增添了家族的光辉。最后,诗人想象未来自己经过嵩洛之地,希望能有机会在裕陵(皇太后的陵墓)旁表达敬意和怀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是对皇太后的赞美,也是对逝者深深的哀思,体现了苏辙作为文人士大夫的情感寄托和历史感慨。
乳穴佳名久欣慕,兹游直与心期副。
今朝萧散七枝筇,衰迟未觉跻攀苦。
湘南悬想碧云横,桂岭遥瞻烟霭暮。
招提钟磬出幽深,村疃牛羊自来去。
忽闻流水响潺潺,渐睹岩扃隔烟雾。
山蹊蹑履乱崎嵚,翠壁题名杂新故。
乍暌朱墨略官箴,稍觉追随剧幽趣。
绝知官里少夷途,始信闲中无窘步。
人生如此信可乐,谁向康庄塞归路。
共醉生前有限杯,浇我胸中今与古。
早知富贵如浮云,三欢归田不能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