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谢同年增自小东门买舟由小秦淮至虹桥酒市小饮游平山堂桃花庵云山阁诸胜薄莫始归得诗六章·其四》
《同谢同年增自小东门买舟由小秦淮至虹桥酒市小饮游平山堂桃花庵云山阁诸胜薄莫始归得诗六章·其四》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太守今谁招,虚堂扫华绮。

一镜三尺屏,烟翠纳千里。

荒土无六朝,古愁乱难理。

但馀金粉痕,糁落大江水。

西驰日过中,东帆行未已。

绿密如冻云,楼阁罨其底。

远近无数箫,搀杂鸟声起。

迢迢北固山,娟然隔花睨。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卷,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情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太守的虚堂、三尺屏风、烟翠千里、荒土古愁、金粉痕迹、大江流水、日行舟动、绿密云层、楼阁掩映、箫声鸟鸣、北固山峦等景物,构建了一个充满自然美与人文美的世界。

诗中的“太守今谁招,虚堂扫华绮”两句,既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也暗示了现今的空寂与失落。“一镜三尺屏,烟翠纳千里”则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屏风的广阔与自然景色的深远。“荒土无六朝,古愁乱难理”则流露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对过去辉煌的追忆。“但馀金粉痕,糁落大江水”一句,以金粉的痕迹和大江水的流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痕迹。

接下来的几句,“西驰日过中,东帆行未已”描绘了舟行江上的景象,既有时间的推移,也有空间的转换。“绿密如冻云,楼阁罨其底”则通过对比,展现了绿树的茂盛与楼阁的高耸。“远近无数箫,搀杂鸟声起”则通过声音的交织,营造出一种和谐而生动的氛围。“迢迢北固山,娟然隔花睨”则以山峦的遥远与姿态,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蕴含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悼骡三首·其二

一钵同行乞,三年不厌贫。

崎岖劳曲折,雨雪共酸辛。

何忍抛愁骨,翻如失故人。

言寻旧竹杖,彳亍更谁亲。

(0)

同陈子久坐候大翁回

稚子欢留坐,主人出未归。

料应无别适,不过扣僧扉。

时卷携将去,塞炉且共围。

入门知有客,言笑尽馀晖。

(0)

送雁

举目漫相送,遥空影渐微。

自从来北塞,几度见南飞。

一路新霜下,三山古木稀。

明年望春信,行矣莫迟归。

(0)

冬日偶成十首·其五

僮仆各有口,何况是闾里。

馨闻止门屏,恶声远亦至。

李下与瓜田,嫌疑须遥避。

莫言小节拘,踰闲从此始。

安得君子俦,相与慎行履。

(0)

示学人三十首·其八

我从物则奴,物从我则主。

物我本无分,茫茫失所据。

反照识独尊,混然在一处。

虽与物去来,不共物来去。

(0)

静夜吟·其二

我有一点心,暗风吹已碎。

一半福州山,一半浔江水。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