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钵同行乞,三年不厌贫。
崎岖劳曲折,雨雪共酸辛。
何忍抛愁骨,翻如失故人。
言寻旧竹杖,彳亍更谁亲。
一钵同行乞,三年不厌贫。
崎岖劳曲折,雨雪共酸辛。
何忍抛愁骨,翻如失故人。
言寻旧竹杖,彳亍更谁亲。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的《悼骡三首》中的第二首,通过描述对骡子的哀悼,反映了诗人对忠诚与陪伴的深刻感悟。
首句“一钵同行乞”,描绘了骡子与僧侣一同行乞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与合作。接着,“三年不厌贫”表达了骡子在艰苦岁月中不离不弃的忠诚,与僧侣共同面对生活的艰辛。
“崎岖劳曲折,雨雪共酸辛”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骡子在艰难环境中劳作的情景,无论是崎岖的山路还是恶劣的天气,它都与僧侣并肩作战,共同承受生活的苦楚。
“何忍抛愁骨,翻如失故人”则表达了诗人对骡子离去的深切哀伤,将骡子比作失去的故人,强调了它们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骡子离去所带来的巨大情感冲击。
最后,“言寻旧竹杖,彳亍更谁亲”以寻找旧日竹杖作为象征,隐喻着寻找失去的伴侣或伙伴,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与陪伴的珍视,以及对失去骡子后孤独与失落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骡子的哀悼,不仅展现了人与动物之间超越物种界限的深厚情感,也蕴含了对生活艰辛、忠诚与陪伴的深刻思考。
册府号冀北,一时聚奇材。
嗟我虽末至,尚及相追陪。
胡子真老骥,元章盖龙媒。
尔来厌名缰,蹙踏游九垓。
王子乃汗血,疑是西极徕。
忠精贯日月,声名震陪儓。
君王市骏骨,得此七尺騋。
秣以天山禾,贮之黄金台。
玉勒绣罗鞍,映带文锦鞯。
谓言开道路,亦复薄蓬莱。
乞归丞相府,连月书百回。
东郊台公姓,笑渡涛江雷。
奉身信美矣,体国安在哉。
帝家十二闲,何尝列驽骀。
迟子复立仗,来归勿徘徊。
上元甲子此攻坚,卜筑安居正十年。
登堞遥观灯夺昼,归家却赏月流天。
丹台旋葺新炉灶,绛帐都抛旧管弦。
赖有故人将骥子,功名不断复青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