娟娟云月稍侵轩,潋潋星河半隐山。
鱼钥未收清夜永,凤箫犹在翠微间。
凄风瑟缩经弦柱,香雾凄迷著髻鬟。
共喜使君能鼓乐,万人争看火城还。
娟娟云月稍侵轩,潋潋星河半隐山。
鱼钥未收清夜永,凤箫犹在翠微间。
凄风瑟缩经弦柱,香雾凄迷著髻鬟。
共喜使君能鼓乐,万人争看火城还。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在一个明月之夜回家的情景和心境。开篇“娟娟云月稍侵轩,潋潋星河半隐山”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夜空图画,月亮如同一位温柔的姑娘轻轻地掠过宫殿,而繁星点缀的银河在山的映衬下若隐若现。
接下来,“鱼钥未收清夜永,凤箫犹在翠微间”表明诗人享受着这宁静而长久的夜晚,一切都显得格外安宁。这里的“鱼钥”指的是古代宫殿中用来锁门的一种装饰,有如同鱼形的图案,意味着一切还未关闭,而“凤箫”则是古代音乐中的一个器官,这里暗示着诗人身处的环境依然能够听到美妙的声音。
第三句“凄风瑟缩经弦柱,香雾凄迷著髻鬟”写出了夜晚微冷的风吹拂过琴弦,让人不由得产生丝丝凉意。同时,香气弥漫在空中,与诗人的发髻交织,使整体氛围变得更加细腻和生动。
最后,“共喜使君能鼓乐,万人争看火城还”则表达了诗人与他人共同享受美好音乐之情,以及人们对于壮观景象的向往。这里的“火城”可能指的是某种灯火辉煌的建筑或装饰,它吸引着众人的目光,成为夜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述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享受与向往,同时也反映出苏轼超脱世俗、自在悠然的艺术态度。
天道不可知,为善安所望。
呜呼外叔舅,典型今则亡。
惟公诵清芬,家学传青箱。
幼志殊群儿,幼学以病荒。
洎乎弱冠时,沈思渺难量。
穷经无岁月,所得务精详。
锐能穿匕劄,微可穷毫芒。
授徒苦昼短,篝灯幸夜长。
鸡鸣读未已,偃息敢在床。
精神耗盛年,喀血不自伤。
神耗志益奋,身孱心弥强。
吐辞摅蕴蓄,沈郁声琅琅。
维昔辛丑年,文战谁雁行。
特冠邑多士,材大期栋梁。
癸卯膺鹗荐,铩羽未翱翔。
庙堂储硕士,华国须文章。
天如假公年,世岂弃圭璋。
辛丑桂与公,驽骥同腾骧。
蒹葭倚玉树,窃幸有辉光。
追随十载中,有游必同航。
所恨居处暂,萍踪同他乡。
归来无他往,聚首时一堂。
披豁遗俗物,儒修蕲颉颃。
方期百载内,长此奉瓣香。
藉公策我惰,庶几道可臧。
讵知旧疾作,才偏与命妨。
栖迟尚客路,二竖缠膏肓。
赖得贤主人,高义郁中藏。
不赀费不惜,但惜愿未偿。
他乡我始归,闻命趋公旁。
未及接晤晤,泪落已浪浪。
况闻沈痛言,令我割愁肠。
佳儿学未成,寿母哀难忘。
目视不受含,吁嗟乎彼苍。
平生历苦辛,所志唯显扬。
自矢力虽惫,不得怯文场。
双眼辣姜桂,孤骨淩风霜。
性含满腔血,固存未许彰。
接物多道气,智圆行则方。
犹忆五月时,言志欣共商。
叹我不谐俗,笑谓兼狷狂。
谬许虽滋愧,谈心实非常。
诚服夙师事,师资今茫茫。
寒日风萧萧,送公归北邙。
益觉此生浮,世事付徜徉。
永念公所命,寸心自可将。
仁人必有后,积善无馀殃。
诺公我何恃,恃公可致祥。
陈箧发手泽,笔墨流馀芳。
神留公自在,卓哉文已昌。
《恭挽稼堂外叔舅五十韵》【清·周馨桂】天道不可知,为善安所望。呜呼外叔舅,典型今则亡。惟公诵清芬,家学传青箱。幼志殊群儿,幼学以病荒。洎乎弱冠时,沈思渺难量。穷经无岁月,所得务精详。锐能穿匕劄,微可穷毫芒。授徒苦昼短,篝灯幸夜长。鸡鸣读未已,偃息敢在床。精神耗盛年,喀血不自伤。神耗志益奋,身孱心弥强。吐辞摅蕴蓄,沈郁声琅琅。维昔辛丑年,文战谁雁行。特冠邑多士,材大期栋梁。癸卯膺鹗荐,铩羽未翱翔。庙堂储硕士,华国须文章。天如假公年,世岂弃圭璋。辛丑桂与公,驽骥同腾骧。蒹葭倚玉树,窃幸有辉光。追随十载中,有游必同航。所恨居处暂,萍踪同他乡。归来无他往,聚首时一堂。披豁遗俗物,儒修蕲颉颃。方期百载内,长此奉瓣香。藉公策我惰,庶几道可臧。讵知旧疾作,才偏与命妨。栖迟尚客路,二竖缠膏肓。赖得贤主人,高义郁中藏。不赀费不惜,但惜愿未偿。他乡我始归,闻命趋公旁。未及接晤晤,泪落已浪浪。况闻沈痛言,令我割愁肠。佳儿学未成,寿母哀难忘。目视不受含,吁嗟乎彼苍。平生历苦辛,所志唯显扬。自矢力虽惫,不得怯文场。双眼辣姜桂,孤骨淩风霜。性含满腔血,固存未许彰。接物多道气,智圆行则方。犹忆五月时,言志欣共商。叹我不谐俗,笑谓兼狷狂。谬许虽滋愧,谈心实非常。诚服夙师事,师资今茫茫。寒日风萧萧,送公归北邙。益觉此生浮,世事付徜徉。永念公所命,寸心自可将。仁人必有后,积善无馀殃。诺公我何恃,恃公可致祥。陈箧发手泽,笔墨流馀芳。神留公自在,卓哉文已昌。
https://shici.929r.com/shici/KUkCx3NC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