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遇合与心违,宦海浮沈我未归。
两鬓苍苍渐似雪,回头四十九年非。
半生遇合与心违,宦海浮沈我未归。
两鬓苍苍渐似雪,回头四十九年非。
这首诗以深沉的感慨,描绘了诗人半生经历的复杂与无奈。首句“半生遇合与心违”,开篇即道出了诗人一生中遭遇与内心愿望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暗示了其人生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与理想相悖的现实挑战。
“宦海浮沈我未归”一句,形象地比喻了诗人在官场中的漂泊不定,犹如大海中随波逐流的船只,始终未能找到自己的归宿。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仕途的不满和厌倦,也透露出一种对自由与独立的渴望。
“两鬓苍苍渐似雪”,通过描写诗人两鬓斑白的外貌,象征着岁月的无情流逝和生命的逐渐老去。这一句既是对个人衰老的哀叹,也是对时间无情的感慨,蕴含着对生命短暂的深深思考。
“回头四十九年非”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四十九年人生的反思与审视。这里的“非”字,既可理解为“错误”或“不妥”,也可解读为“非同寻常”的意思,意味着诗人对于自己过往的经历和选择进行了深刻的自我批判与反省。这一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往岁月的遗憾,也有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时光流转以及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归去来兮,青山好、欲归便得。
人世事、风前灯焰,梦中槐国。
驿马出门尘土路,舫斋听雨江湖客。
把十年、忙冗换清闲,嗟何益。太行岭,孤云没。
江南梦,重山隔。有何人、五湖烟棹,洞庭霜笛。
宝剑醉看豪气在,银屏晚怯秋风入。
向中宵、无意更闻鸡,空伊呖。
七十二屿称澎湖,沧溟万里开荒涂。
屿屿盘纡互钩带,洪波割据成方隅。
东西二吉门户壮,将军之澳为中区。
雄师镇压马宫汛,天然犄角中邦无。
其馀赋形非一状,纷陈簠簋兼盘盂。
蛟蛇拳曲龙隐见,狮象蹲踞僧跏趺。
诸流回澓舟难入,逆帆欲泊兴嗟吁。
百折终成触嶕势,狂澜反走如亡逋。
有时无风水澄镜,咫尺胶固谁能逾。
巨舸理不任篙楫,束手待敌甘为俘。
汪洋指南争此土,既到往往遭艰虞。
昔日王师事征讨,神兵彷佛前驰驱。
风摧火灭甘泉沸,降幡夜出台山陬。
制府谋成输百万,冠军一战真良图。
事关正统岂微细,封赏有间传闻殊。
榜人维舟汲清水,蹑踪到顶招吾徒。
黑铁崩崖潮欲缩,黄沙石碛盐为污。
蚝岛峰峦咸破碎,凫亹草木原焦枯。
大海东流无底极,振衣一啸心踟蹰。
《澎湖》【清·孙元衡】七十二屿称澎湖,沧溟万里开荒涂。屿屿盘纡互钩带,洪波割据成方隅。东西二吉门户壮,将军之澳为中区。雄师镇压马宫汛,天然犄角中邦无。其馀赋形非一状,纷陈簠簋兼盘盂。蛟蛇拳曲龙隐见,狮象蹲踞僧跏趺。诸流回澓舟难入,逆帆欲泊兴嗟吁。百折终成触嶕势,狂澜反走如亡逋。有时无风水澄镜,咫尺胶固谁能逾。巨舸理不任篙楫,束手待敌甘为俘。汪洋指南争此土,既到往往遭艰虞。昔日王师事征讨,神兵彷佛前驰驱。风摧火灭甘泉沸,降幡夜出台山陬。制府谋成输百万,冠军一战真良图。事关正统岂微细,封赏有间传闻殊。榜人维舟汲清水,蹑踪到顶招吾徒。黑铁崩崖潮欲缩,黄沙石碛盐为污。蚝岛峰峦咸破碎,凫亹草木原焦枯。大海东流无底极,振衣一啸心踟蹰。
https://shici.929r.com/shici/v5cZXfjIk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