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素何廓寥,道侣足逍遥。
步出西北园,香风一飘飘。
莲盖含雨润,莲花泣露娇。
寒魄漾池塘,清夜见泬寥。
亦有草间虫,感时声喓喓。
徒倚玩物态,烦襟若为消。
所以不成寐,玄论半良宵。
情素何廓寥,道侣足逍遥。
步出西北园,香风一飘飘。
莲盖含雨润,莲花泣露娇。
寒魄漾池塘,清夜见泬寥。
亦有草间虫,感时声喓喓。
徒倚玩物态,烦襟若为消。
所以不成寐,玄论半良宵。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西溪庄上与道侣共谈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和内心的宁静。
首句“情素何廓寥”,诗人以开阔的胸怀面对宇宙,暗示了他内心的广阔与淡泊。接着“道侣足逍遥”一句,点明了与道侣一同游历的自由与快乐。步出西北园后,诗人感受到“香风一飘飘”的清新气息,仿佛整个世界都充满了生机与和谐。
“莲盖含雨润,莲花泣露娇”两句,运用拟人手法,生动描绘了雨后莲花的娇美姿态,雨珠在花瓣上滚动,仿佛是大自然的泪滴,增添了画面的柔美与哀愁。紧接着,“寒魄漾池塘,清夜见泬寥”则将视线转向夜晚的池塘,月亮的光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亦有草间虫,感时声喓喓”一句,诗人注意到草丛中的昆虫,在夜晚发出的细微声响,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观察,也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与思考。接下来,“徒倚玩物态,烦襟若为消”表达了诗人试图通过欣赏自然之物来缓解内心的烦恼,但似乎效果有限。
最后,“所以不成寐,玄论半良宵”点明了诗人因与道侣深入探讨玄妙的哲学问题而难以入眠,直到深夜。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哲学思考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