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手著书乐,有眼看山好。
握剑割尘鞅,斗室皆瑶岛。
孤峰峙檐前,相对成二老。
筼筜满幽谷,出土风雷绕。
花靥虽到地,花魂犹树杪。
松柏有时薪,彭殇奚大小。
适志取目前,婚嫁何时了。
有手著书乐,有眼看山好。
握剑割尘鞅,斗室皆瑶岛。
孤峰峙檐前,相对成二老。
筼筜满幽谷,出土风雷绕。
花靥虽到地,花魂犹树杪。
松柏有时薪,彭殇奚大小。
适志取目前,婚嫁何时了。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园中生活的自在与超脱。首句“有手著书乐,有眼看山好”表达了诗人对读书和观山的热爱,展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接着,“握剑割尘鞅,斗室皆瑶岛”则通过象征手法,表现了诗人摆脱世俗束缚,心灵得到自由的状态,即使身处简陋的斗室,也如同置身于仙境之中。
“孤峰峙檐前,相对成二老”描绘了园中独特的自然景观,孤峰与屋檐相对,仿佛两位老人在对话,营造出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而“筼筜满幽谷,出土风雷绕”则进一步渲染了园内的自然之美,筼筜(一种竹子)遍布山谷,从土中生长而出,仿佛蕴含着自然界的生机与力量,环绕四周的风雷更增添了这份生机的动态感。
“花靥虽到地,花魂犹树杪”则通过对比,表现了生命的短暂与永恒。虽然花朵的花瓣可能已经落地,但它们的灵魂依然在树梢上飘荡,寓意着生命的意义超越了物质的存在,精神的延续才是永恒的。最后,“松柏有时薪,彭殇奚大小”引用了庄子的典故,表达了对生死的豁达态度,认为无论是长寿还是短命,都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重要的是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生命本质的深刻感悟,体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哲学。
禁鼓蓬蓬,忙杀公侯,穴城影中。
正花前豪士,宿酲未解,松间逋客,清梦才浓。
龙尾危机,犀围长物,何必飞书交子公。
人间世,只闲之一字,受用无穷。主人窗户玲珑。
悟富贵荣华回首空。
向竹梧侧畔,聚先秦录,兰荪里许,吟晚唐风。
琴外鸿归,棋边鹭静,天把一丘荣此翁。
孙刘辈,枉百年争战,一昧雌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