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流两山间,势束秋涨急。
聚石如伏兵,敛敛波下立。
轻舟不可防,而况昧所习。
暗值柂已毁,后者戒前及。
同发去渐遥,更愁寒滩涩。
淮流两山间,势束秋涨急。
聚石如伏兵,敛敛波下立。
轻舟不可防,而况昧所习。
暗值柂已毁,后者戒前及。
同发去渐遥,更愁寒滩涩。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过涂荆二山遇暗石》,描绘了诗人行船经过淮河两岸山间时,遇到湍急秋水和隐藏的暗石的情景。首句“淮流两山间,势束秋涨急”展现了淮河水流在狭窄山间汹涌澎湃的画面,暗示了水流速度之快。接下来的“聚石如伏兵,敛敛波下立”运用比喻,将石头比作潜伏的士兵,形象地描绘出暗石突兀于水面下的险峻。
诗人强调了航行的危险,“轻舟不可防,而况昧所习”,指出即使是轻便的小舟也难以防范这样的突发情况,更何况对于不熟悉的航道,更加难以应对。随后的“暗值柂已毁,后者戒前及”描述了船只因暗礁而损坏舵具的紧急状况,提醒后面的船只要吸取教训,谨慎前行。
最后两句“同发去渐遥,更愁寒滩涩”表达了诗人与同行者面对越来越远的距离,以及前方可能更为艰险的寒滩(水势更涩的滩头),心中充满了忧虑。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乘舟出行的艰辛与警惕,同时也寓含了对未知挑战的深深感慨。
屡叩龙墀自免冠,虺隤初喜卸华鞍。
病疏宾客麾之去,老爱儿孙遗以安。
夙昔赐茶邻御座,即今送菜仰园官。
萧然几案无书册,时取君诗反覆看。
绝顶荒寒断客过,偶携之子共扪萝。
纵观天外皆鲸浸,下视城中等蚁窠。
悼友孤怀方濩落,逢僧逆境暂销磨。
夜归剩乞松明火,霜满前山滑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