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涂荆二山遇暗石》
《过涂荆二山遇暗石》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淮流两山间,势束秋涨急。

聚石如伏兵,敛敛波下立。

轻舟不可防,而况昧所习。

暗值柂已毁,后者戒前及。

同发去渐遥,更愁寒滩涩。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jīngèrshānànshí
sòng / méiyáochén

huáiliúliǎngshānjiānshìshùqiūzhǎng

shíbīngliǎnliǎnxià

qīngzhōufángérkuàngmèisuǒ

ànzhíhuǐhòuzhějièqián

tóngjiànyáogèngchóuhántān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过涂荆二山遇暗石》,描绘了诗人行船经过淮河两岸山间时,遇到湍急秋水和隐藏的暗石的情景。首句“淮流两山间,势束秋涨急”展现了淮河水流在狭窄山间汹涌澎湃的画面,暗示了水流速度之快。接下来的“聚石如伏兵,敛敛波下立”运用比喻,将石头比作潜伏的士兵,形象地描绘出暗石突兀于水面下的险峻。

诗人强调了航行的危险,“轻舟不可防,而况昧所习”,指出即使是轻便的小舟也难以防范这样的突发情况,更何况对于不熟悉的航道,更加难以应对。随后的“暗值柂已毁,后者戒前及”描述了船只因暗礁而损坏舵具的紧急状况,提醒后面的船只要吸取教训,谨慎前行。

最后两句“同发去渐遥,更愁寒滩涩”表达了诗人与同行者面对越来越远的距离,以及前方可能更为艰险的寒滩(水势更涩的滩头),心中充满了忧虑。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乘舟出行的艰辛与警惕,同时也寓含了对未知挑战的深深感慨。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辛亥去国陈宗之胡希圣送行避谤不敢见希圣赠二诗亦不敢答乙卯追和其韵·其二

屡叩龙墀自免冠,虺隤初喜卸华鞍。

病疏宾客麾之去,老爱儿孙遗以安。

夙昔赐茶邻御座,即今送菜仰园官。

萧然几案无书册,时取君诗反覆看。

(0)

至日

钧天残梦忽惊回,金钥遥知已掣开。

不复五更三点入,刚云七日一阳来。

即今空恋唐宫阙,畴昔曾登鲁观台。

犹记小窗添线晷,强揩老眼乱书堆。

(0)

自和效颦一首

未爱京师传子真,园池冷落户庭贫。

神仙疑是丹丘子,年纪高于绛县人。

春去似催花送老,岁荒聊喜麦尝新。

晚知嵇阮非酣畅,名与杯中物孰亲。

(0)

再次竹溪韵三首·其二

健笔当年奡可排,岂知老挟病俱来。

芋梨煨熟曾分啖,榾柮烧残共画灰。

伏壁尚堪传学者,虞廷犹记和康哉。

向时同辇诸君子,输与村翁早乞骸。

(0)

与客送仲白葬回登石室

绝顶荒寒断客过,偶携之子共扪萝。

纵观天外皆鲸浸,下视城中等蚁窠。

悼友孤怀方濩落,逢僧逆境暂销磨。

夜归剩乞松明火,霜满前山滑处多。

(0)

又四首·其四

幸无再榷与三输,得半犹堪活窭儒。

宁揖刘郎归钓濑,肯于孟守觅崲湖。

杯中兴至休辞饮,膜外名虚不必沽。

晨出作劳宵稳睡,管他布谷更提壶。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