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天残梦忽惊回,金钥遥知已掣开。
不复五更三点入,刚云七日一阳来。
即今空恋唐宫阙,畴昔曾登鲁观台。
犹记小窗添线晷,强揩老眼乱书堆。
钧天残梦忽惊回,金钥遥知已掣开。
不复五更三点入,刚云七日一阳来。
即今空恋唐宫阙,畴昔曾登鲁观台。
犹记小窗添线晷,强揩老眼乱书堆。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回忆,充满了深情和哲理。开篇“钧天残梦忽惊回”表达了诗人从美好的梦境中醒来,梦碎心惊的复杂情感。“金钥遥知已掣开”则暗示了一种解脱或者说是对现实的接受。
接着,“不复五更三点入,刚云七日一阳来”表现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和一种超脱的心态。这里的“五更”指夜晚最深沉的时候,而“刚云七日一阳来”则象征着自然界的规律和永恒。
在下片,“即今空恋唐宫阙,畴昔曾登鲁观台”中,诗人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眷恋,以及自己曾经登临过的高处。这里的“唐宫阙”和“鲁观台”都是古代建筑,被用来象征着过去的辉煌。
最后,“犹记小窗添线晷,强揩老眼乱书堆”则是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以及在暮年时依然保持着阅读和学习的决心。这里的小窗、添线晷(意指日光通过窗棂投射在地上的影子,象征时间的流逝)以及强揩老眼乱书堆,都描绘了一幅诗人晚年孤独却仍不放弃精神追求的生动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美好梦境的回忆,对历史遗迹的眷恋,以及对个人精神生活的坚持,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邃的情感世界。
圣德周天壤,韶华满帝畿。
九重承涣汗,千里树芳菲。
陜塞馀阴薄,关河旧色微。
发生和气动,封植众心归。
春露条应弱,秋霜果定肥。
影移行子盖,香扑使臣衣。
入径迷驰道,分行接禁闱。
何当扈仙跸,攀折奉恩辉。
知己竟何人,哀君尚苦辛。
图书长在手,文学老于身。
公道天难废,贞姿世任嗔。
小斋松菊静,愿卜子为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