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至日》
《至日》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钧天残梦忽惊回,金钥遥知已掣开。

不复五更三点入,刚云七日一阳来。

即今空恋唐宫阙,畴昔曾登鲁观台。

犹记小窗添线晷,强揩老眼乱书堆。

(0)
注释
钧天:古代神话中的天庭。
残梦:未完成或中断的梦境。
金钥:象征权力或神秘的钥匙。
掣开:打开,揭示。
五更三点:古代计时法,指深夜。
七日一阳:指阴历每月初一,阳气开始复苏。
空恋:空想,怀念。
唐宫阙:唐朝的宫殿,代表过去的辉煌。
畴昔:往昔,从前。
鲁观台:可能指历史上的某个观景台或文化遗址。
小窗:窗户,可能指书房。
线晷:古代测量时间的工具,用线影移动来指示时间。
老眼:视力衰退的眼睛。
乱书堆:堆积如山的书籍。
翻译
从梦境中忽然惊醒,感觉仿佛钧天之门已悄然打开。
不再像以前那样五更三点就入梦,现在只在每七天阳气到来时才短暂入眠。
如今只能空想唐朝宫殿的辉煌,昔日曾登上鲁观台的景象历历在目。
还记得在小窗口前添加标记时间的线晷,强忍老眼昏花在堆积的书籍中翻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回忆,充满了深情和哲理。开篇“钧天残梦忽惊回”表达了诗人从美好的梦境中醒来,梦碎心惊的复杂情感。“金钥遥知已掣开”则暗示了一种解脱或者说是对现实的接受。

接着,“不复五更三点入,刚云七日一阳来”表现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和一种超脱的心态。这里的“五更”指夜晚最深沉的时候,而“刚云七日一阳来”则象征着自然界的规律和永恒。

在下片,“即今空恋唐宫阙,畴昔曾登鲁观台”中,诗人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眷恋,以及自己曾经登临过的高处。这里的“唐宫阙”和“鲁观台”都是古代建筑,被用来象征着过去的辉煌。

最后,“犹记小窗添线晷,强揩老眼乱书堆”则是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以及在暮年时依然保持着阅读和学习的决心。这里的小窗、添线晷(意指日光通过窗棂投射在地上的影子,象征时间的流逝)以及强揩老眼乱书堆,都描绘了一幅诗人晚年孤独却仍不放弃精神追求的生动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美好梦境的回忆,对历史遗迹的眷恋,以及对个人精神生活的坚持,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邃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陇头别

秋尽初移幕,沾裳一送君。

据鞍窥古堠,开灶爇寒云。

登陇人回首,临关马顾群。

从来断肠处,皆向此中分。

(0)

奉使巡检两京路种果树事毕入秦因咏

圣德周天壤,韶华满帝畿。

九重承涣汗,千里树芳菲。

陜塞馀阴薄,关河旧色微。

发生和气动,封植众心归。

春露条应弱,秋霜果定肥。

影移行子盖,香扑使臣衣。

入径迷驰道,分行接禁闱。

何当扈仙跸,攀折奉恩辉。

(0)

赠别

南游曾共游,相别倍相留。

行色回灯晓,离声满竹秋。

稳眠彭蠡浪,好醉岳阳楼。

明日逢佳景,为君成白头。

(0)

赠文士王雄

知己竟何人,哀君尚苦辛。

图书长在手,文学老于身。

公道天难废,贞姿世任嗔。

小斋松菊静,愿卜子为邻。

(0)

句·其三

寂寞舟中谁供问。

(0)

偶作

无端为五字,字字鬓星星。

祗觉人情薄,空馀鹤眼青。

砌莎藏坠果,窗雪浸残经。

祗有归山计,茫茫何所营。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