瑰奇恣搜讨,贝阙青瑶房。
方隘疑永巷,俄敞如华堂。
玉桥巧横溪,琼户正当窗。
仙佛肖彷佛,钟鼓铿击撞。
赑赑左顾龟,狺狺欲吠庬。
丹灶俨亡恙,芝田蔼生香。
搏噬千怪聚,绚烂五色光。
更无一尘涴,但觉六月凉。
玲珑穿数路,屈曲通三湘。
神鬼工剜刻,乾坤真混茫。
入如夜漆暗,出乃日珠光。
隔世疑恍惚,异境难揣量。
瑰奇恣搜讨,贝阙青瑶房。
方隘疑永巷,俄敞如华堂。
玉桥巧横溪,琼户正当窗。
仙佛肖彷佛,钟鼓铿击撞。
赑赑左顾龟,狺狺欲吠庬。
丹灶俨亡恙,芝田蔼生香。
搏噬千怪聚,绚烂五色光。
更无一尘涴,但觉六月凉。
玲珑穿数路,屈曲通三湘。
神鬼工剜刻,乾坤真混茫。
入如夜漆暗,出乃日珠光。
隔世疑恍惚,异境难揣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罗大经的《陪桂林伯赵季仁游桂林暗洞》。诗中描绘了桂林暗洞的瑰丽奇幻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洞内的曲折深邃、玉桥琼户的精致、仙佛钟鼓的神秘、以及洞中丹灶芝田的祥瑞气息。诗人运用比喻,如“方隘疑永巷”、“俄敞如华堂”,形象地刻画了洞口的狭窄与内部空间的开阔。洞中的光线变化也被细致捕捉,“入如夜漆暗,出乃日珠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诗中还强调了洞内环境的洁净与清凉,“更无一尘涴,但觉六月凉”,以及路径的复杂多变,“玲珑穿数路,屈曲通三湘”。最后,诗人通过“隔世疑恍惚,异境难揣量”表达了对这奇异世界的惊叹和难以言表的感受。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桂林暗洞的奇特魅力,以及诗人游历其中的惊奇体验。
花满金盆,香凝碧帐,小楼晓日飞光。
有人相伴,开镜点新妆。
脸嫩琼肌著粉,眉峰秀、波眼宜长。
云鬟就,玉纤溅水,轻笑换明珰。
檀郎。
犹恣意,高欹凤枕,慵下银床。
问今日何处,斗草寻芳。
不管余酲未解,扶头酒、亲捧瑶觞。
催人起,雕鞍翠幰,乘露看姚黄。
鹏海风波,鹤巢云水,梦残身寄尘寰。
老来穷健,无闷也无欢。
随分饥餐困睡,浑忘了、秋热春寒。
清平世,闲人自在,乘兴访溪山。
渔竿。
要老伴,浮江载酒,舣棹观澜。
倩轻鸥假道,白鹭随轩。
直到垂虹亭上,惊怪我、却做仙官。
中秋月,披襟四顾,不似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