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笔当年奡可排,岂知老挟病俱来。
芋梨煨熟曾分啖,榾柮烧残共画灰。
伏壁尚堪传学者,虞廷犹记和康哉。
向时同辇诸君子,输与村翁早乞骸。
健笔当年奡可排,岂知老挟病俱来。
芋梨煨熟曾分啖,榾柮烧残共画灰。
伏壁尚堪传学者,虞廷犹记和康哉。
向时同辇诸君子,输与村翁早乞骸。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再次竹溪韵三首(其二)》。诗中蕴含着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对现实境遇的感慨。
"健笔当年奡可排,岂知老挟病俱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年轻时才思泉涌、文笔生风的情景,而今却因年迈和疾病而无法再现往日风采。"奡"字用以形容文词的流畅自然。
接下来的"芋梨煨熟曾分啖,榾柮烧残共画灰。" 描述了诗人与友人一起品尝简单食物并共同燃烧果实取暖的情景。这两句通过平淡的生活细节,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清贫自适的生活态度。
"伏壁尚堪传学者,虞廷犹记和康哉。" 这里诗人提到自己依旧能在简陋的书房里研究学问,并且还记得过去与朋友相聚时的情景。"伏壁"形容的是一个简单的学习空间,而"虞廷"则是古代帝王宫殿之称,这里用来指代往昔的盛世和美好记忆。
最后两句"向时同辇诸君子,输与村翁早乞骸。" 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朋友们共同生活、探讨学问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以及希望能够尽快结束这种不如意的人生境遇。
整首诗通过回忆和反思,抒发了诗人对于青春逝去、岁月匆匆以及个人命运与历史变迁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
会晤何迟别太早,白首相违感衰草。
郭南咫尺望飞旌,况复青山之外红尘道。
渡汾水,向平阳,一官两佐郡,突见君才长。
兵散潢池尽赤子,能使人家悲又喜。
是非定矣多荐书,萧艾何曾混兰芷。
河东城上垂杨秋,河东城下沧波流。
父老欢迎那更愁,仍是去年李霍州。
从今姑射洞前或有梦,心清得与仙人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