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刘都宪登庸次第卷十首·其八宪府详刑》
《题刘都宪登庸次第卷十首·其八宪府详刑》全文
明 / 苏葵   形式: 七言绝句

曾参两造解冤围,笑杀秦人有赭衣。

白日青天无点翳,柏台不是释之谁。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苏葵所作,名为《题刘都宪登庸次第卷十首(其八)宪府详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法律公正与道德正义的深刻思考。

首句“曾参两造解冤围”,借用了儒家圣人曾参的故事,象征着通过公正的审判,化解了双方的冤屈,营造出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这里的“两造”指的是诉讼的双方,“解冤围”则寓意着消除纠纷,实现公平正义。

第二句“笑杀秦人有赭衣”,以秦朝的典故为喻,秦朝法律严苛,百姓动辄得咎,身着赭衣的囚犯众多,这里用“笑杀”一词,既是对秦朝法律残酷的讽刺,也暗含了对当前社会法律制度的肯定,即在诗人看来,现在的法律环境已经大为改善,不再像秦朝那样让无辜者遭受不公。

第三句“白日青天无点翳”,进一步强调了法律的透明与公正,如同明亮的白日和清澈的青天,没有任何遮蔽和瑕疵,象征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正义得以彰显。

最后一句“柏台不是释之谁”,“柏台”是古代官署的名称,这里指代司法机构。“释之”则是汉代著名的法官张释之的名字,他以公正执法而闻名。这句话表达了对当前司法官员的赞誉,认为他们就像张释之一样,能够秉持公正,维护法律尊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巧妙引用和形象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法律公正和社会正义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对当时社会的法律环境给予了正面的评价。

作者介绍

苏葵
朝代:明

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猜你喜欢

离忧忽浩然

只有片时留,离觞肯计筹。

知渠因底别,使我浩然忧。

握手看成梦,多情种得愁。

征帆天共远,羁恨水俱流。

明日非今日,杭州定越州。

慇勤无别祝,切莫断书邮。

(0)

中秋后三日寄吴景朔

离鸿影断中秋月,病鹤心愁薄暮云。

为语白莲同社友,得君书后愈思君。

(0)

赠周医主簿和后村诗

紫橐埙篪派易推,丹炉芽雪妙谁知。

方因龙得来何处,棘为鸾栖住几时。

见似臞仙清可掬,胜他流辈俗难医。

樗庵有句吾拈出,谒两孤山共和之。

(0)

答吴检详用饶字韵见寄二首·其一

星省论文久,追思去日饶。

同趋花底路,执别柳边桥。

我已甘肥遁,公还惜髀消。

新诗时见寄,莫怕雁程遥。

(0)

游应天寺

万安桥北破僧坊,追数梁题岁月长。

师祖碑残微有字,世尊炉在久无香。

虾蟆撞破青苔去,龙象凄凉宿草荒。

四壁不留风雨入,仅馀一衲住空廊。

(0)

吴帅用前韵以别再赋以谢·其一

碧油幢下诗书帅,吏案如山强拨开。

领客雍容游郡圃,柳间松下步行来。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