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境界本如如,病眼生花认画图。
至道绝形刚着面,太虚无面更添须。
真空境界本如如,病眼生花认画图。
至道绝形刚着面,太虚无面更添须。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耶律楚材所作的《题张道人扇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诗人以"真空境界本如如"开篇,描绘了一个超越世俗、回归本质的空灵世界,"如如"一词寓指事物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自然的状态。接下来的"病眼生花认画图"形象地表达了观者在尘世纷扰中,因心病而将现实景象误认为艺术化的画面,暗示了人心的迷幻与执着。
"至道绝形刚着面"进一步阐述了大道无形无相,却以刚毅之姿显现于世间,这里的"绝形"和"刚着面"象征着道的深沉与力量。最后两句"太虚无面更添须"则以"太虚"象征宇宙的广大无边,"无面"则暗示道的无形无象,而"更添须"则寓意即使在无形之中,道的力量依然存在,且更为深远。
整首诗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探讨了道的本质、人心的迷惑以及道的无形而存在的哲理,体现了元代文人对道教思想的深入理解和独特感悟。
地枕吴溪与越峰,前朝恩锡灵泉额。
竹林晴见雁塔高,石室曾栖几禅伯。
荒碑字没秋苔深,古池香泛荷花白。
客有经年说别林,落日啼猿情脉脉。
长年乐道远尘氛,静筑藏修学隐沦。
吟对琴樽庭下月,笑看花木槛前春。
闲来欲著登山屐,醉里还披漉酒巾。
林壑能忘轩冕贵,白云黄鹤好相亲。
上人远自西天竺,头陁行遍国朝寺。
口翻贝叶古字经,手持金策声泠泠。
护法护身唯振锡,石濑云溪深寂寂。
乍来松径风更寒,遥映霜天月成魄。
后夜空山禅诵时,寥寥挂在枯树枝。
真法常传心不住,东西南北随缘路。
佛川此去何时回,应真莫便游天台。
且莫奏短歌,听余苦辛词。
如今刀笔士,不及屠沽儿。
少年无事学诗赋,岂意文章复相误。
东西南北少知音,终年竟岁悲行路。
仰面诉天天不闻,低头告地地不言。
天地生我尚如此,陌上他人何足论。
谁谓西江深,涉之固无忧。
谁谓南山高,可以登之游。
险巇唯有世间路,一晌令人堪白头。
贵人立意不可测,等闲桃李成荆棘。
风尘之士深可亲,心如鸡犬能依人。
悲来却忆汉天子,不弃相如家旧贫。
劝君且饮酒,酒能散羁愁。
谁家有酒判一醉,万事从他江水流。
盛宴倾黄菊,殊私降紫泥。
月营开射圃,霜旆拂晴霓。
出将三朝贵,弯弓五善齐。
腕回金镞满,的破绿弦低。
勇气干牛斗,欢声震鼓鼙。
忠臣思报国,更欲取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