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朝回只晏眠,春逢雨雪压花天。
邻家禁酿罢开市,赢得囊中无酒钱。
不分朝回只晏眠,春逢雨雪压花天。
邻家禁酿罢开市,赢得囊中无酒钱。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文人王世贞在特定情境下的生活状态与感慨。通过“不分朝回只晏眠”,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生活的悠闲与慵懒,或许是因为政务繁忙后的放松,也可能是在自然与内心的双重影响下,选择了一种随性的生活态度。接着,“春逢雨雪压花天”一句,巧妙地将季节、天气与心情相融合,春日本是生机勃勃、万物复苏之时,却遭遇雨雪交加,仿佛预示着诗人心中的某种压抑或不顺,这种反差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邻家禁酿罢开市”则进一步揭示了社会背景,可能是指政府的某些政策限制了民间的酿酒活动,导致市场萧条。这一细节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状况,也暗示了诗人的处境可能与之相关联,或是间接受到了影响。最后,“赢得囊中无酒钱”以幽默而略带讽刺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因经济原因无法享受饮酒的乐趣,这既是对现实的无奈调侃,也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隐晦批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敏感反应,体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批判精神。
炎中早梅发,十月满陇首。
此地未黄花,梅开过重九。
空窗朱萼吐,清艳照户牖。
秋夜入江春,红烛昏黄后。
钟迟月出早,幽客独立久。
风雪未成归,忽忆山中友。
寻檐句未成,一枝春入手。
白露湿明霞,横参在南斗。
荒庵滴沥眠秋草,客子沾衣闷潦倒。
山僧丈室收雨花,忽披水月澄怀抱。
示我磐陀石上人,淡墨空明云一扫。
次公龙眠之后身,直从无相悟前因。
含毫万法成解脱,非复笔墨关天真。
世人粉本眩金碧,圆相虽具生根尘。
彭郎爱僧兼爱画,解得声闻非色界。
三年绣佛醉清斋,未肯攒眉持酒戒。
昨入西林写道场,□东张远婺周行。
次公别派有二子,绢素光怪开微茫。
只今干戈二千里,补陀东望蛟关长。
担囊行脚万山外,展礼莲花皈自在。
无须只履还岭头,坐对画禅入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