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窗琳长老见示李次公水墨大.相笔气高妙是此老说法也为题小引》
《雨窗琳长老见示李次公水墨大.相笔气高妙是此老说法也为题小引》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古风

荒庵滴沥眠秋草,客子沾衣闷潦倒。

山僧丈室收雨花,忽披水月澄怀抱。

示我磐陀石上人,淡墨空明云一扫。

次公龙眠之后身,直从无相悟前因。

含毫万法成解脱,非复笔墨关天真。

世人粉本眩金碧,圆相虽具生根尘。

彭郎爱僧兼爱画,解得声闻非色界。

三年绣佛醉清斋,未肯攒眉持酒戒。

昨入西林写道场,□东张远婺周行。

次公别派有二子,绢素光怪开微茫。

只今干戈二千里,补陀东望蛟关长。

担囊行脚万山外,展礼莲花皈自在。

无须只履还岭头,坐对画禅入三昧。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山中庵堂的静谧与僧侣的超然境界。诗中的“荒庵滴沥眠秋草”描绘了雨后荒凉庵堂的景象,秋草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生机勃勃,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客子沾衣闷潦倒”则以客人的视角,表达了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的孤独与失落。

接着,“山僧丈室收雨花,忽披水月澄怀抱”两句,将镜头转向僧人,通过“收雨花”和“披水月”的细节,展现僧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诗人通过“淡墨空明云一扫”、“次公龙眠之后身”等描述,赞美了僧人的艺术修养与精神境界,将其比作“直从无相悟前因”,即从无形中领悟到事物的本质与因果关系。

“含毫万法成解脱,非复笔墨关天真”进一步强调了僧人艺术创作的深刻内涵与真挚情感,指出其作品超越了形式与技巧,达到了心灵的自由与解脱。而“世人粉本眩金碧,圆相虽具生根尘”则对比了世俗艺术的浮华与浅薄,突出了僧人艺术的独特价值。

最后,诗中提到彭孙贻与琳长老之间的交往,以及琳长老对次公艺术的赞赏,展示了艺术与信仰的交融,以及对和平与自由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艺术与精神追求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元友山新山新居

桃柳参差出短墙,小楼突兀看湖光。
出门便与青山对,读易能消白日长。
砚石洗来如玉润,药苗晒得似茶香。
邻僧亦有通文者,常把诗来恼漫郎。

(0)

正月二十四日送廉使出郊

野店当官道,村醪唤客留。
偶因乘早出,故作探春游。
芳意林梢静,晴光水面浮。
人言有龙洞,近在石山头。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好女儿·恨结眉峰

恨结眉峰。
两抹青浓。
不忺人、昨夜曾中酒,甚小蛮绿困,太真红醉,肯嫁东风。
无奈游丝堕蕊,尽日□逐花蓬。
把西园、斗草芳期阻,怕明朝微雨,庭莎翠滑,湿透莲弓。

(0)

渡江云·流莺啼怨粉

流莺啼怨粉,嫩寒著柳,语尚困东风。
问荒垣旧藓,烟雨何时,溅泪瘗危红。
□愁不尽,对乱花、芳草茸茸。
嗟绮尘、漂零无定,绡幕燕巢空。
匆匆。
玉銮声杳,绣屋香消,谩精神入梦。
记旧家、定场声价,曾冠深宫。
香魂仿佛留环佩,正淡月、春雾朦朦。
花影底,长年恨锁云容。

(0)

范文正公黄素小楷昌黎伯夷颂盖在青社时所书

小楷青州三绝碑,复还范氏事尤奇。
不知百世闻风者,更有何人似伯夷。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