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郭星河入望频,上方台殿迥无尘。
鸡鸣紫陌千门晓,雨过平原万草春。
天际彤云长捧日,楼头青鸟欲依人。
前朝第宅今何处,惟有棠梨岁岁新。
绕郭星河入望频,上方台殿迥无尘。
鸡鸣紫陌千门晓,雨过平原万草春。
天际彤云长捧日,楼头青鸟欲依人。
前朝第宅今何处,惟有棠梨岁岁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大梁城楼上所见的壮丽景色与深沉历史感。首联“绕郭星河入望频,上方台殿迥无尘”以“星河”和“台殿”为意象,营造出一种高远、清静的氛围,仿佛诗人置身于宇宙与人间的交汇点,远离尘嚣。颔联“鸡鸣紫陌千门晓,雨过平原万草春”则通过晨鸡报晓和春雨过后万物复苏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循环。
颈联“天际彤云长捧日,楼头青鸟欲依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彤云比作捧日的使者,青鸟象征着对人的亲近与关怀,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情感层次,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温馨。尾联“前朝第宅今何处,惟有棠梨岁岁新”则将视角转向历史,通过询问前朝的府邸如今何在,表达了对过往繁华与变迁的感慨,而“棠梨岁岁新”则以自然界的生命力作为反衬,暗示尽管人事已非,但生命之树常青,给人以希望与安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历史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宇宙、人生、历史的深刻洞察与独特感悟。
太湖嵌根藏洞宫,槎牙石生奫沦中。
波涛投隙漱且齧,岁久缺罅深重重。
水空发声夜镗鎝,中有晴江烟嶂叠。
谁欤断取来何时,山客自言藏奕叶。
江上愁心惟画图,苏仙作诗画不如。
当年此石若并世,雪浪仇池何足书。
我无俊语对巨丽,欲定等差谁与议。
直须具眼老香山,来为平章作新记。
困厄难希饱暖家,未妨随事作生涯。
白盐赤米已过足,早韭晚菘犹恐奢。
鸭放竞浮新涨水,牛归正及暝栖鸦。
年逾七十方辞禄,敢望高人挂齿牙。